很多人形容中国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你知道吗,虽然高考很难,但是古代的科考却是难上加难。自从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以后,科举就成了很多寒门学子跨越阶层加官进爵的唯一方式,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等级非常森严,而科举制不光可以选拔人才,也可以打破阶级壁垒,对社会人才的纵向流通有着很大的好处,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这个了。
人们常用十年寒窗苦读来形容科考之路的艰难,殊不知有的人就是考了一辈子也考不上,范进中举也只是闹了一个笑话而已。现在的莘莘学子们,一年进行一次高考,今年考不上了,明年还可以再来。但是在古代,科考却是三年大比,也就是每隔三年举行一次,这次中不了了,只能再等三年了。可见高考中举有多难,而中了举人只是被录取的人中最低的等级,最高的是状元。
科举制创立1300多年的时间,总共诞生了500多名状元,其中1/3都来自福建。现在山东和河南是我们中国的学霸省,在古代福建就是我国科考的学霸省。宋朝时期,福建进士中榜大半,远远高出其他省份,但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进士人数寥寥无几。虽然宋朝之后,福建的进士人数略有下降,但是每年都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文骚客。
那为什么福建是古代的学霸省呢?其实完全事出有因,唐朝后期匈奴南下,中原大地一片混乱,但南方却相对稳定,所以很多中原大家族来到南部躲避战乱,本来这些大家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自然而然,对后代的培养也就更精心一点。而西北地区和北部的许多其他省份,学子们不光要苦读,还要忍受战乱,时时刻刻命悬一线,科考当然退居二位了。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就已经明白了,为什么福建是古代的学霸省了。
以上图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