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在德国柏林,英法德意还有波兰等五国的国防长召开了会议,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支持乌克兰”。
五国承诺,接下来将增加国防支出,并且会加强支持乌克兰的力度。
波兰国防长卡梅斯认为,欧洲必须协调行动,只有这样,欧洲才能成为美国的好伙伴。
在这之前,大规模增加军费支出的波兰,曾喊话欧盟为波兰提供经济支持。波兰正在为对俄开战做准备,俄罗斯将北约在波兰的一个军事基地,直接列入了“潜在优先打击目标”名单,这让波兰坐立不安。波兰的态度很明确:保护波兰就是保护欧盟,俄罗斯是欧洲共同的敌人,在支持波兰这件事上,欧盟别无选择。
北约五国之所以要召开防务会议,与特朗普即将重返白宫、俄乌冲突升级与俄罗斯使用新型导弹作战密不可分。
英法德意波兰一致认为,在特朗普有可能会牺牲乌克兰利益,甚至是抛弃乌克兰的情况下,欧盟与北约必须提前布局。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特朗普的心腹沃尔茨刚表态,称美国要在明年1月开始着手结束俄乌战争,且美国要让欧洲在谈判的时候发挥关键作用,欧盟五国就强调要坚定支持乌克兰。
不难看出,欧盟与北约不愿意对俄罗斯妥协,这意味着特朗普将承受巨大压力。
关于俄乌冲突,至少有三件事值得注意,最让普京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第一件事,乌克兰快撑不住了,北约真要打击俄军?俄罗斯国防部在25日透露,过去一天,俄军在库尔斯克造成了至少200名乌军伤亡。根据俄罗斯的表态,俄军已消灭3.5万多名库尔斯克乌军,包围乌军的行动还在继续。
在俄军的持续猛攻下,增援库尔斯克的乌军精锐遭到了沉重打击,乌军占领的俄罗斯领土已被夺回40%以上。
根据普京下的“死命令”,在特朗普上任前,俄军要迫使所有乌军撤出库尔斯克。
在顿巴斯前线,乌军的情况同样非常糟糕。虽然美英法及时给基辅送上了大礼,乌克兰使用美英制导弹袭击了俄罗斯本土,但因为导弹数量太少的原因,乌克兰很难扭转战局。
美国主导的北约很清楚,再这样打下去,结果只能是俄军继续占据优势。
怎么办?无计可施的北约,很可能会直接参战。
英法正在讨论与“向乌克兰派兵”有关的问题。
对于“派兵支持乌克兰”这件事,法国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在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法国没有红线。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另一件事: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表示,欧洲可以向乌克兰派兵。但在美国及其盟友与法国民众不愿意对俄开战的情况下,马克龙最终没有决定派兵。
今时不同往日。除了英法有向乌克兰派兵的想法,北约也有意用更强硬的姿态对付俄罗斯。
北约上将鲍尔在11月25日表示,一旦与俄罗斯爆发武装冲突,北约国家应该联合起来率先对俄罗斯领土展开精准打击。鲍尔认为,如果俄罗斯对北约发起攻击,那么北约应该先下手为强,直接对俄罗斯本土目标展开高精度打击,而不是坐等俄罗斯攻击的到来。鲍尔还呼吁美欧实体为战争做好准备。
鲍尔的表态让俄罗斯怒不可遏。拉夫罗夫讽刺鲍尔称,北约的真实意图已公开表露。俄罗斯认为,北约应该认真阅读普京签署的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基本政策。
此前,普京曾表示,俄罗斯不打算攻击北约国家,因为这毫无意义。但在当下,俄罗斯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如果乌克兰使用西方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那么俄罗斯可以使用核武器反击。对于那些允许乌克兰使用其武器攻击俄罗斯的西方国家,俄罗斯可能会打击其军事目标。
俄罗斯一直认为,实际上与俄罗斯作战的是北约,乌军攻入库尔斯克离不开美国及其盟友的支持,目的是为了增加哈里斯赢得大选的胜算。
俄罗斯表示,导致局势升级的是美国,发生武装冲突时,美国在欧洲的军事基地是俄罗斯的优先打击目标。
换句话说,忍无可忍的英法,已经产生了要向乌克兰派兵的念头,这意味着北约军队有可能会参战。一旦俄罗斯决定要报复北约,北约没准就会率先打击俄罗斯的重要目标。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究其根源,还是因为特朗普赢得了大选,欧盟北约担心美国抛弃基辅。
第二件事,德国的态度很关键。很快,朔尔茨就要面对“不信任投票”,如果没有赢得“不信任投票”,德国就会提前举行大选,等待朔尔茨的没准是被迫下台。让朔尔茨长舒一口气的是,社民党已宣布提名朔尔茨为社民党总理候选人。
德国防长鲍里斯表示,俄罗斯三个月的弹药产量相当于所有欧盟国家一年的产量,德国需要加大对军事能力的投资。鲍里斯认为,持续了1000多天的俄乌冲突,已然扩大至国际范围,德国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拒绝为基辅提供“金牛座”导弹的朔尔茨表示,德国有必要就俄乌冲突与俄罗斯保持接触,且德国准备继续这么做。但在另一方面,德国防部却在制定秘密计划。
德国是否会像英法一样,取决于朔尔茨能否继续执掌德国。如果基民盟党魁默茨取代了朔尔茨,德国就会为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默茨支持乌克兰打击俄罗斯本土。
但要是选择党党魁魏德尔赢得大选,乌克兰很可能要因为“北溪管道被炸”事件赔偿德国,德国必然会减少支持乌克兰的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德国政坛变天的关键时刻,默克尔重出江湖了。默克尔认为,如果她没有在当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早就爆发了。
默克尔认为,普京不会坐视不理,俄方不会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的核潜力很可怕,必须尽一切努力阻止俄罗斯使用核武器。
默克尔肯定了德国与欧盟对乌克兰的支持,但默克尔认为,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需要与俄罗斯对话,军事方案不是解决俄乌冲突的唯一方案。
默克尔很清楚,俄罗斯拥有能够摧毁伦敦、巴黎与波兰的核武器,欧盟将俄罗斯推向悬崖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俄乌冲突最终还是要靠谈判解决。
第三件事,特朗普很为难。所有人都知道,美国才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也是导致俄乌冲突的罪魁祸首。但与拜登不一样,特朗普并不愿意让美国持续地为乌克兰提供大量军事援助,特朗普只想趁机迫使欧盟购买美国的天然气。
那么问题来了:在美国军火商不愿意让战争结束、欧盟与北约不愿意放弃乌克兰的前提下,特朗普要如何衡量各大势力的利益?
特朗普会不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将是俄乌能否重返谈判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最后,不管怎样,还是呼吁俄乌保持克制,美国与北约也不要再煽风点火了。
这场持续了1000多天的战争是时候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