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医”三个“铁饭碗”,谁会率先出现职业危机?答案很残酷

黄氏说趣事 2024-05-31 02:11:37

工作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体制外波澜壮阔,能够活出一种不随波逐流的感觉。

一方面来自于体制外工作相对自由,可以随时辞职,另一方面则由于体制外工作相对高薪。

体制外富的不稳定,但是体制内绝对穷的很稳定。

体制内工作相对固定,岗位固定,未来也可以一眼望的到头,唯一可以说的优点就是轻易打不破。

能够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在重重困难中杀出的,要知道即便是事业单位编制,如今都要同时打败几十个竞争者。

通常来讲,大多数企业对于35岁以上员工十分不友好。

于是很多在外征战的职工,大多会选择在30岁左右,尝试进入体制内,换取下半个职业生涯的安稳。

但是这个铁饭碗,如今却面临着打破的风险,师公医哪一个会率先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教师

教师是传统的职业,古时候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如今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美誉。

在建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师这个行业地位是非常高的,也更受人尊敬。

但是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突然席卷了教师行业。

有夸张的说法叫做,只要教师资格证考场一开,天南海北一窝蜂涌入,刷墙的,涂料的,钣金喷漆的,考场里挤满了各行各业的人。

有的人惊奇的发现,自己在等待开考通知前排了半天的队,前方竟然全都是外行。

看得出在2020年之后的几年时间,社会上大多数人过得并不畅快,此时更多的人经历过社会的折磨之后,开始贪恋起稳定的行业。

而教师在三个行业中门槛算是最低的。

有数据统计,如今我国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已经从不到20万的规模激增至1100万。

相对应的,是教育场所的迅速减少,如今幼儿园每年都在以5000所左右的速度迅速倒闭,不少县镇的学校纷纷合并。

教师的整个行业都在以迅雷不及的速度萎缩着。

过去,民众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目的可能大多不在于进入体制内,曾几何是新东方等教师行业,是许多人拿到教师资格证之后的首选。

但是如今课外辅导取消之后,老师的就业面越来越窄,只能更多的拥挤到体制内的赛道上。

这种极致的内卷之下,巡查学科的教师不容易找到工作,反而是一些特殊教育行业,更容易在网络线上授课中寻得机会。

过去由于交通的限制,每个地区都有一些特殊的补习班,比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补习班,公务员学习班等。

但是自从网络授课开始之后,一个直播间可以同时容纳几百上千人同时听课,无形中减少了许多个工作岗位。

此消彼长之下,国内现如今的教师数量是严重多余的,可以预见的未来,教师行业势必会迎来一轮裁撤,也是三个行业中最危险的一个。

二、公务员

过去有种说法叫学而优则仕,许多人学习政治,终其一生只为进入体制内。

这也是如今即便公务员的工资已经只够温饱,但是社会地位依旧居高不下的原因。

去年的时候,部分地区公务员已经有全面降薪30%的情况出现。

可是即便如此,如今部分县级政府财政依旧告急,以河北省某地县政府为例,6月份开始,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不过从含金量上来讲,公务员是三者之中能力限制要求最高的。

由于高昂的门槛限制了入行人数,所以公务员应该是三个行业中,危险程度最低,裁撤速度最慢的。

可即便如此,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滚滚车轮,在历史的洪流之下,个人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如今全国隔离数字化业务大规模铺开,过去五个人能干的活儿,现在一到两个人就可以做到,无纸化办公的出现也让工作极大的提升了效率。

这种情况下,公务员个人能力要求会更高,尤其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由此公务员行业也势必会迎来一轮竞争与内卷。

能者上庸者下,不少公务员想必会被优化走人。

相对稳定和安逸的工作生活,长期以来许多公务员有了党是妈,国家是爹,吃饭找妈拿钱找爹的理所当然想法。

如今公务员系统传出噩耗,也算是给过去稳定的生活下了一剂猛药。

国家提出将对公务员系统进行5%的优化。

国家机关可以腾出更多资金,进行社会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的工作。

从社会的角度上讲,公务员集团的精简,裁撤相当的多余官员,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避免出现互相踢皮球的情况。

不过话说回来,公务员群体依旧是整个政府单位中,优先性相对较高的位置,在政府工作中承担主要和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政府部门有相当多的临时工,社会编制,这些人的工资大多不高,而且签的也是临时合同。

所以这些人在政府人员精简中,即将会排在首轮。

公务员群体也算逃过一劫,不过公务员的好日子,已经开始了倒计时,公司职员那种担惊受怕的感觉,也首次来到公务员群体的心中。

三、医生

医生算是这三者之中,事业单位全体里被财产数量最少的一类,要注意这里说的是有编制的医生。

在过去三年的疫情生活中,医生的地位比前所未有的抬高,许多人第一次感到医生不够用的情况。

不过时光过去,医生也终于来到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刻。

曾几何时,只要毕业就能就业的检验人员,甚至是采集标本的核酸人员,如今不是转岗就是被裁撤,也算是结局凄凉。

不过这些人大多不是事业编制,是临时工合同制。

其实中国依旧很缺医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生群体依旧存在大量的缺口,只可惜中国并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

如今的医生主要呈现两种态势,一种高精尖医生直接入职私人医院,高薪高收入。

另一种是求稳,通过人才引进,考试等多种方式入职公立单位。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医生甚至比公务员更加拥有吸引力。

只不过辉煌总会过去,如今医资力量分配严重不均,更多的医生集结在市中心,省中心等地区。

传统四五线城市或者是县乡镇及单位里,很难有为人称道的好医生。

很多病患宁可舍近求远,底层医疗事业单位收入实在微薄。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医保的收紧。医疗行业一直以来缺乏资金是社会公知,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医疗支出一直在逐步收窄。

检查项目平均降费40%,收治住院病人定额报销,超出部分则需要医生自己承担,有多少医院现如今不愿意收治住院病人。

病号数量少了,医疗系统的可用资金就更少了。医疗系统的人员精简是势在必行的。

事实上即便不人员精简,在长期的工作当中,医疗系统的工作也能慢慢裁掉一些人。

医疗行业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岗位,是定期需要进行职业培训资格证考核。

不同医院规定不同,但凡是没有取得某个固定资格证的人员,薪资待遇势必会被同事拉开。

科室整体水平上升,低能力职工慢慢就会被边缘化,没钱没地位没本事的人,最终只能默默消失在这个岗位之中。

如今线上平台逐步开通线上医疗功能,许多医院的优秀医生也在线上开通自己的个人账号。

远程医疗抢了下级医院本就不多的病患资源,其实很多县镇级医院,离开了政府的扶持,只能慢性自杀。

医生的编制经过医疗改革之后,全国基本已经没有多少地方有新入编的医生,更多的是寻常的合同制。

所以医生群体也算是三种行业中,编制人员比例较少的一类。

医疗行业医生有编的人少,被裁退的几率相对较小。

不过医生也算是三个行业中最可怜的一类,其他两个行业最多担心岗位没了,只有医生会担忧,有一天单位没了。

总之不论是哪一行,各家人晓各家事,更多辛辣酸甜不是没有,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语

如今三个行业之中,安全感最强的毫无疑问还是公务员,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最高。

最先消失的,有较大几率是教师,如今生育率降低是全国的大势所趋,从事教师行业的人要尽早考虑转行。

生育率降低对医生行业同样会造成影响,但是却存在滞后性,眼下医生依旧是热门行业之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及80年代超生的人口,如今逐步跨入中老年阶段。

身体慢慢的出现问题,至少短时间内,病号数量还不是较大问题。

最后新时代到来,技术的应用将对传统行业产生一轮变革,主动接触一些新的技术与知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财经张阿姨 2024-01-31《“师公医”三个“铁饭碗”,谁会率先出现职业危机?答案很残酷》

经济视界 2024-01-03《“师公医”三个“铁饭碗”,谁会率先出现职业危机?答案很残酷》

周叔说教育 2024-01-01《“师公医”三个“铁饭碗”,谁会率先出现职业危机?答案很残酷》

2 阅读:615

黄氏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