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千里
沙千里(1901-1982),原名沙重远,祖籍江苏苏州,出生于上海,享年81岁。
1925年考入上海法政大学法律系,读书期间主编了《青年之友》周刊。
1930年创办进步文化团体“蚂蚁社”,1935年10月创办并主编《生活知识》半月刊。
1936年当选上海及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委(负责人沈钧儒),并任《救亡情报》编委。同年11月23日与邹韬奋等6人被冠以“危害民国罪”被捕(史称七君子事件)。

出狱后的“七君子”合影
1937年7月获释后主编《救亡周刊》,兼任《国民》周刊编委。同年10月到武汉创办新知书店和《大众报》,还成立了武汉“蚂蚁社”。
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公开身份),在重庆任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推进组组长并主持《工业合作》月刊。
1942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同时任《新华日报》法律顾问。
抗战胜利后,他和沈钧儒回到上海创办经营律师事务所。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秘书长潘汉年、周林)。同年9月在北平出席了新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开国大典观礼。

沙千里纪念丛书
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第6办公室副主任、贸易部副部长。
1952年至1954年,任政务院商业部副部长(部长曾山)。
1954年至1956年,任国务院地方工业部部长(书记张劲夫)。
1956年至1958年,任国务院轻工业部部长(书记宋乃德)。
1958年至1967年,任国务院粮食部部长。
“文革”开始后受冲击,被下放劳动学习。
1980年3月,被增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沙千里回忆书籍
是第一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廖承志),第一届全国工商联秘书长(主委陈叔通),第二、三、四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委(主委陈叔通、胡子昂),第二、三届民建中央常委。
曾当选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副秘书长(秘书长姬鹏飞【兼】、彭真【代】、杨尚昆【兼】)、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彭真【兼】)。
著有《七人之狱》、《婚姻.子女.继承》、《抗战与民众运动》;译作有《格拉斯顿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