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成都有位李先生,花 200 多万买了套二手房,本想着欢欢喜喜装修入住,结果装修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人,拿着个 20 年的租约,说这房子早就租给他了!这换谁碰上,都得气得直跺脚!
李先生与中介的对话
去年 4 月,李先生在中介 工作人员的朋友圈看到一套标价 200 多万的清水房。中介当时胸脯拍得砰砰响,承诺首付 10 万就能拿下,还保证这是 “无纠纷净房”。李先生本来就关注这楼盘好久了,一听这话,心动得不行,马上付了 30 万首付,按揭买下了这套 150 多平的房子。
可谁能想到,今年 3 月 18 日,李先生正准备大干一场搞装修的时候,一位吕先生拿着经备案的租赁合同出现了,说早在 2023 年就租下了这套房,租约一直到 2043 年 7 月 25 日,整整 20 年!而且啊,每个月租金才 1200 块,20 年租金加起来一共 28.8 万元。这价格,一听就透着古怪。李先生和妻子当时就懵了,这可是他们准备迎接新生命的房子啊。再一打听,租约签了近两年,对方却一直没入住,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对劲。李先生感觉自己可能掉进坑里了,赶紧去找中介公司理论。
中介公司确认房子确实有租约这回事,但前业主早就联系不上了。中介公司的王先生说,签合同时他们做了产调,房子权属没问题,也让前业主查询租赁备案了,可前业主不干,还说没有租约,所以就在购房合同 “无租赁” 那栏划了勾。王先生觉得他们该做的都做了,房子也正常过户给李先生了,是前业主故意隐瞒,李先生要是觉得中介有责任,可以去法院起诉。
但李先生可不这么想,他说中介根本没拿出证据证明问过、核实过这事儿,就合同里划了个勾,根本不算数。而且查询租赁备案很简单,线上 APP 输入信息,原房主配合一下就行。自己花了两万多中介费,结果中介这么一疏忽,把风险全扔给自己了,这哪行啊!
后来记者联系上租客吕先生,吕先生说他和前业主张某是朋友,张某欠了他 “几十上百万”,银行也有欠款,所以拿房子租给他抵债。
像李先生这样在二手房交易里栽跟头的,还真不少。
杭州的王女士2021花费760万元购入的学区房,入住一年后竟被邻居告知是“凶宅”,原房主的孩子在家中自杀身亡。
还有个:湖南长沙女子疑似买到串串房,花234万元买下了心仪的房子,却无意间发现,这套房子的上一任买家,是以189万的价格从房主手上购入的,短短4个月转手净赚45万。
从这些事儿就能看出来,二手房交易里的门道可太多了,到处都是坑。中介到底有没有尽责查租赁备案,说法都不一样。有的中介说会线上线下都查,有的说不是必查项。但不管怎么说,房子有租约这么大的事儿,要是因为中介疏忽没查出来,让买家倒霉,这肯定不合理。
律师也说了,像李先生这情况,前业主隐瞒这么重要的事儿,那是根本违约;中介没落实租赁备案查询,也有明显过失,得承担买方损失和维权支出。而且租客以这么低的租金签租约,还一直没入住,这 “以租抵债” 的行为,说不定违反了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规定。李先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主张租赁合同无效,要求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并赔偿损失。
家人们,以后咱要是买二手房,可真得长点心眼儿!不能光听中介和卖家说啥就是啥,自己得多留个心眼儿,该查的都得查清楚,合同条款也得仔仔细细研究明白。像租赁备案、房屋产权、有没有抵押查封、房子之前有没有啥不好的事儿,一个都不能放过。不然像李先生、王女士、张先生他们这样,满心欢喜买了房,结果被泼一盆冷水,多闹心啊!
大家对这事儿怎么看?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咋办?快来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出出主意,也给其他准备买房的朋友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