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增氧咋操作?操作方法齐交流,科学增氧保活力​

诸泽翔说三农 2025-03-29 00:05:03

石斑鱼增氧咋操作?操作方法齐交流,科学增氧保活力

在石斑鱼的养殖过程中,增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像我们人呼吸需要空气一样,石斑鱼在水中生活,溶解氧就是它们的“空气”,如果溶解氧不足,那石斑鱼可就遭罪了,它们的活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大批死亡,那养殖户的损失可就大了。所以啊,掌握正确的增氧操作方法那是相当必要的。

咱先看看石斑鱼对氧气的需求特点。石斑鱼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这就意味着它们对氧气的需求量比较大。和很多普通的淡水鱼相比,石斑鱼在相同的环境下,需要更高的溶解氧含量才能健康生长。比如说,普通的草鱼在水体溶氧量每升4毫克左右就能基本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而石斑鱼往往需要在每升5 - 6毫克甚至更高的溶氧量才行。这就是一种对比,从侧面能看出石斑鱼对氧气的“挑剔”。

从水体环境来说,不同的养殖水体给石斑鱼提供的溶解氧能力是不一样的。在池塘养殖中,如果是那种水体比较小而且不怎么流动的小池塘,水中的溶解氧来源就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靠水中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产生氧气。而在一些大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或者是靠近海边的养殖池里,除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能有其他一些辅助增氧的方式。

咱们来聊聊常见的增氧方式。一种就是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增氧。这种增氧机在水产养殖中用得可不少。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叶轮的快速转动,把下层的水搅动起来,让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这样就能让更多的氧气溶解到水里。想象一下,就像我们用筷子在杯子里搅动水,让空气能更多地进入水里一样。不过呢,叶轮式增氧机也有它的缺点。它是把水整个搅动起来,可能会造成水体上下层的水质混合过度,有时候会把底层的脏东西也搅到上层来,这就可能影响石斑鱼生活的上部水体的水质。

还有水车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就像是一个在水中不断踩水车的小设备。它主要是通过桨叶的划动,把水面上的水拍打到空气中,再让水溅回到水体中,这样就增加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溶解氧的含量。这种增氧机比较适合在水不太深的池塘中使用。和叶轮式增氧机相比,它对水体的搅动相对比较轻柔,不会像叶轮式那样大面积地搅动水体。但是呢,它的增氧效率在比较平静的水面下可能会稍低一些,如果在风平浪静且水面开阔的情况下,可能就不能满足石斑鱼大量聚集区域的氧气需求。

微孔增氧也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增氧方式。这种方式是在池塘底部铺设微孔管道,通过管道的小孔来释放氧气。微孔增氧的好处可不少。它能使氧气在水体中均匀分布,而且主要是在水体底部增氧。石斑鱼有时候会在水体底部活动,底部充足的氧气对它们的健康就很重要。这和传统的在水面附近增氧的方式就有很大不同。传统的增氧方式可能在靠近水面的地方溶解氧充足,而底部却比较缺氧,就像屋子只给上层通风,下层却闷着一样。微孔增氧就像给整个屋子都通风了一样,从底层就把氧气送到位。

那在实际的养殖操作中,怎么确定增氧的时机呢?这就需要我们多观察了。看天气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炎热的夏天,气温高,水中的溶解氧本来就比较容易挥发,而且石斑鱼的新陈代谢在高温下更快,对氧气的需求又增加了。这时候,就要增加增氧的次数和时间。就像人在大夏天运动的时候,呼吸会加快,需要更多的空气一样。如果遇到阴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产生的氧气减少,这时候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增氧的工作。另外,观察石斑鱼的活动状态也能判断氧气的多少。如果石斑鱼都浮头了,那就是在告诉养殖户,水里氧气不够了,赶紧增氧吧。

从养殖密度来看,密度大的养殖池肯定比密度小的更耗氧。比如说一个一亩地只养了几十条石斑鱼的小池塘,和一亩地养了几千条石斑鱼的大池塘相比,大池塘的石斑鱼肯定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在养殖密度大的池塘里,如果不注意增氧,石斑鱼之间的竞争会加剧,氧气会越来越少,鱼就会越来越虚弱。

增氧的时间长短也很讲究。一般来说,在白天,光照充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不需要增氧。但是到了傍晚,太阳落山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而水中的生物呼吸还在消耗氧气,这时候就需要开始增氧了。如果是一整天都光线不足的天气,那可能从早上就要开始适当增氧了。在夜晚,尤其要关注水体的溶氧情况,因为在整个夜晚,只靠水体自身的溶氧补充机制是非常有限的。

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上也有很多学问。比如叶轮式增氧机,长时间使用后,叶轮可能会被杂物缠绕,像水中的水草、藻类或者一些漂浮的垃圾。这就需要定期清理叶轮,不然叶轮转动不灵活,就无法有效地搅动水体来增氧了。水车式增氧机的桨叶也可能会出现变形等问题,一旦变形,它的划水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增氧效率。微孔增氧的管道更是要经常检查,看看小孔有没有被堵塞。要是小孔堵住了,氧气就释放不出来,那增氧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像人的呼吸道被堵住了一样,空气无法顺畅进入,就会出问题。

不同的季节在增氧操作上也有区别。春季的时候,水温开始回升,石斑鱼的活动逐渐增多,虽然气温还不是很高,但也要开始注意增氧了,特别是当养殖密度比较大的时候。夏季高温,前面也说过了,增氧是最头疼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要频繁检查和调整增氧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强度。秋季天气转凉,石斑鱼的新陈代谢速度开始下降,对氧气的需求也会慢慢减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氧。冬季呢,如果水温很低,石斑鱼的活动量小,耗氧量也小,但如果水的流动性不好,也可能出现局部缺氧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在天气较好、水体溶氧比较充足的时候适当开动增氧设备,让水体循环起来,避免死水一潭的情况。

水质对增氧的影响也很大。水体清澈、溶氧充足的时候,石斑鱼的状态肯定比水体浑浊、溶氧低的时候要好。如果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像鱼的粪便、残饵等,这些有机物在分解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氧气。这就像一个人在充满烟雾的房间里呼吸会变得困难一样。所以,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的良好,定期换水、清淤,这样才能让增氧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

从整个池塘生态系统来看,水生植物的种植和搭配也会影响增氧。种一些合适的浮游植物或者水生植物,在白天可以增加氧气的产生。但是,如果植物过于茂密,在夜晚它们也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要合理控制植物的密度和种类。这就像在一个房间里种了很多植物,白天它们释放氧气,让房间空气清新,晚上它们可能会和人争夺氧气,让人呼吸不畅。

总之,在石斑鱼的养殖中,增氧操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增氧设备的选择、使用、维护,增氧时机的把握,养殖密度、季节、水质以及池塘生态系统等多个方面去考虑。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增氧,让石斑鱼充满活力地生长,从而提高养殖的效益。这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得配合好,整个机器才能高效运转一样。养殖户们在这方面不断摸索和实践,也是为了能让石斑鱼在最好的环境里茁壮成长,这也是水产养殖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