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候的甲金山大小金川战争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18 03:09:27

白话翻译与注释

翻译:

董天弼,字霖苍,是顺天大兴人。从武进士身份被授予四川提标前营守备之职。

乾隆初年,清军征讨金川,董天弼在军中建立功勋,经多次升迁担任维州协副将。金川首领郎卡攻打丹坝土司,董天弼偕同游击宋元俊,责令郎卡归还掠夺之物,毁掉所修筑的碉堡。

战事结束后,董天弼升迁为松潘镇总兵,不久又被提拔为四川提督。郭罗克部族抢劫西藏入贡的喇嘛,乾隆皇帝命令董天弼查办,因未抓获首领,被下诏责备办事敷衍。乾隆三十五年,小金川土司泽旺的儿子僧格桑发动叛乱,攻打鄂克什土司色达克拉,围困其寨子。董天弼督率军队驻守达木巴宗,传檄命令僧格桑收兵撤离色达克拉。因色达克拉寨子粮食耗尽,请求迁徙至达木巴宗,董天弼与总督阿尔泰商议后,留下士兵驻守。

乾隆三十六年,僧格桑再次围困达木巴宗,并且掠夺木耳宗、巴朗拉等地。董天弼从打箭炉出边,征调省标及松潘、维州各镇协的兵力,行军至眠龙冈时,贼军已占据巴朗拉,修筑碉卡打算长期坚守,还切断了清军的道路。董天弼计划袭击山神沟以解达木巴宗之围,不久率领四百人从山神沟抵达德尔密,攻克七座碉堡,贼军逃窜;又进军攻打毕旺拉,贼军乘雾来犯,土兵惊慌溃败,德尔密、毕旺拉均失陷。董天弼上疏请罪,乾隆认为他率领的兵力本就稀少,总督阿尔泰又未预先策划接应支援,宽恕其罪,告诫他“应当努力奋进,再不努力,获罪将更重”。董天弼又率领五百人从木坪攀登尧碛,顺山攻打甲金达对面山梁,夺取两座碉堡。他认为鄂克什牛厂是交通要道,分兵歼灭驻守牛厂的贼军,驻军于此;乘胜上下截击,木坪、鄂克什各土司交错接壤的要隘,都被清军占据。不久,贼军又袭击占据牛厂。乾隆因阿尔泰军队久无战功,削夺其官职,又斥责董天弼“始终贻误军机,与阿尔泰同罪,削夺官职,留在军中充任士兵。如再退缩,按军法处置”。不久下令将其押入成都监狱。诏书未到,董天弼因甲金达山险峻难以攀登,寻找小路,发现两崖之间的沟谷。恰逢大风雪,他率兵从沟中秘密渡过,抵达达木巴宗,攻击僧格桑;突围而出,攻克木耳宗,迎接温福军队会师。乾隆听闻,下令免其死罪,留在军中。阿桂命令董天弼监管火药军械。乾隆三十七年,军队攻克资哩,阿桂命令董天弼率五百人驻守,不久给予副将官衔,授任重庆镇总兵。又命令他督率军队前往曾头沟,进军至梭磨,梭磨土妇请求率千人跟随。事情上报,乾隆赐予花翎。董天弼督兵攻打堪卓沟,从小路进入纳云达,深入贼境五十多里,攻克三座山梁,攻破三十多座碉卡、三座木城。迎接温福军队在布朗郭宗会师,攻克大板昭、木丫寨,获得三十六座碉堡、十六处关卡。乾隆认为温福已攻克布朗郭宗并进军克底木达,董天弼所攻克的不过是空寨,奏疏言辞颇为铺张,亲手写诏书告诫他。不久授任领队大臣。

乾隆三十八年,董天弼再次担任四川提督。当时小金川已平定,温福督率军队进讨大金川,命令董天弼率五百人驻守底木达。温福进驻木果木,号称大营;底木达是贼军来犯的必经要隘。温福调三百人增援大营,又撤去董天弼的后援。此时温福因军队屡次获胜,不把贼军放在眼里。金川头人七图葛拉尔思甲布等率千余人假装投降,温福让他们与军中杂役混处,贼军趁机引诱这些降人发动叛变,得知底木达兵力薄弱且无后援,六月乙丑初一,暗中从山后聚众攻打底木达,董天弼率领部下二百人抽刀力战,至夜半,贼军以数百支鸟枪环绕射击,将他杀死。过了九日,贼军劫营,温福也战死。乾隆先命令董天弼驻守丹坝,随即命令移驻布朗郭宗,军中传言贼军来犯。当时董天弼正屯驻美诺,乾隆命令削夺其官职并逮捕治罪。总督刘秉恬上疏称:“董天弼从美诺疾驰赶赴底木达,途中遭遇贼军,右胁中枪而死。”仍以贻误军机为由抄没其家,将他举人身份的儿子董联瑴发配到伊犁戍边。

金川平定后,抓获七图葛拉尔思甲布,押送到热河行宫,朝廷审讯时,他详细讲述了董天弼战死时奋力拼杀的情形,于是赦免董联瑴,授予内阁中书之职。

注释:

- 提标前营守备:清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营务管理。

- 喇嘛:藏传佛教中对僧人的称呼。

- 谂:知悉、了解。

- 鸟枪:清代军队使用的一种火器。

- 籍其家:抄没家庭财产,是古代的一种惩罚措施。

创作文章:《董天弼:战火淬炼的浮沉人生》

在乾隆朝的金川战事中,董天弼的一生如同一幅波澜起伏的画卷,交织着战功的荣耀与命运的无常。

他以武进士起步,在金川战场初露锋芒,凭借战功一路升迁,从守备到提督,尽显军事才能。面对郎卡的挑衅,他从容劝退;在小金川之乱中,多次率军征战,有过攻克碉卡的英勇,也有因贼军反扑失地的挫折。当因办事疏漏被皇上斥责,因战事贻误被削官充伍,他的命运跌入低谷,却又在风雪奇袭中展现顽强,克敌会师,获免死留军的转机。

再次被重用后,他深入敌境,连破碉卡,却因奏捷时的“铺张”遭皇上戒谕。最后戍守底木达,遭遇贼军诈降,温福的失策让他陷入绝境。率二百人力战至夜半,死于鸟枪之下,身后还蒙冤被抄家,儿子发配边疆。直到金川平定,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其子终被赦免。

董天弼的一生,在战阵中浮沉,有功有过,有勇有谋。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壮史,更是乾隆朝金川战事的缩影,让我们看到古代武将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坚守。他用生命诠释了战场的残酷,也让后人感慨:在历史的舞台上,英雄的命运,竟如此跌宕难测,而那些浴血奋战的过往,终将成为后人回望时,对历史复杂性与英雄悲壮性的深刻注解。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