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豫抗战史料:对《鲁西南主力(赵支队)始末》一文的补充说明

寻梦在华北 2024-09-01 13:42:59

赵基梅烈士

原文题目:

对《鲁西南主力(赵支队)始末》一文的补充说明 唐宏光

编辑同志:《内部未定稿》第八期,载有骈引丁同志写的《鲁西南主力(赵支队)始末》一文。

此文在发表前,我曾对草稿提出补充说明。

但阅现在文稿,仍有多处错误和遗漏,特再按原文段落顺序逐段提出,请予更改。

一、第二段:51页"赵基梅司令亲率一大队、平汉游击支队"。

这段历史是1938年7月至同年11月初,当时赵支队已发展扩编为 一、四、七大队。

一大队大队长李天德,教导员王跃芬;四大队大队长杨文清,教导员曾旭庆;七大队大队长吴坤玉,教导员顾汉臣。

二,第三段:

(1)1939年春季,是1939年4月5日(该日是清明节)。

(2)赵涂支队的整编,是1938年12月初。

当时编制序列和名单是,支队司令员赵基梅,政治委员谭甫仁,参谋长余克勤, 政治部主任是谢福林,后为黄惠良。

一大队(即原来的赵涂支队一、四、七大队合并),相当于团。

大队长周贵生,政治委员涂锡道。一、四、七大队分别改为一、二、三营。

二大队相当于团,由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所辖部队、修武县长程明荆(曾任水电部副部长)所辖的县大队,以及道请游击支队(原支队长是桂承志,政委是王卓如同志,后是刘聚奎同志)合并而成。

大队长原为程明荆(后调走),副大队长是汪家道,政治委员刘聚奎。

1938年12月中旬,该部在豫北博爱县许河村时,被国民党豫北专员郭忠隗部保安队袭击, 于该年底,将二大队解散,拨给一大队(团)三个连,拨给三大队(即原四支队)三个连。

三大队相当于团,原为豫北游击四支队,1938年12月改编后,大队长是姬德贵,副大队长是汪家道,政治委员谢福林。

原来的道清游击支队,我曾经写过一份材料,分送有关部门。

1938年3月初至6月底,我曾在该部工作。

道清袭击支队,先编在二大队为一个营,许河事变后改编为一个连, 划归三大队。

黎城阅兵时,参加的首长还有朱德总司令,阅兵总指挥是陈赓。

三、第五段:

(1)新三旅正式成立是1940年5月1日。在清丰县东纸坊集的军人大会上,由谭甫仁政治委员正式宣布的。

赵谭支队是1940年4月26日越过平汉铁路东进的,而不是4月中旬。

(2)旅政治部主任是黄惠良,谢福林是七团 政治委员。

当时谢福林在太行北方局党校学习未归,由黄惠良去七团代政委。

旅参谋长是李青山(由三四四旅派来的)。

(3)当时新三旅成立时的建制变动情况是:

旅直属队以赵谭支队直属队的基础整编而成。

七团由赵谭支队的一、二、三大队合编面成。

每个大队抽走一个连,共计三个连,到九团作骨干部队。

八团由冀鲁豫支队的独立大队编成,由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每营)各抽一个连,共计三个连,到八团作骨干部队。

团长是龙世兴(1943年曾任教三旅七团团长,同年7月在钜南地区反击国民党李仙洲部队时牺牲)。

副团长是吴大明,原为独立大队大 队长。

1940年9月,部队整编时,大团改小团,龙世兴调走, 吴任团长。

政治委员是张旭(三四四旅调来,1941年春调任旅政治部主任,后病故在鲁西南)。

九团由冀鲁豫大队的豫北大队编成,外加赵谭支队调去的三个连。

(4)东西盘球应为东西盘丘。

(5)牺牲的团总支书记应为薛唯余,不是薛维毅。

四,第六段:

(1)1941年11月应为1940年11月。赵基梅率七、八团 是1940年12月下旬挺进鲁西南的。

(2)1941年春,谢福林任旅政治委员,张旭任政治部主任。

五、第七段:新三旅和新二旅的第四团团长傅春早,政委是孙仁道, 而不是四个团。

还有一个问题说明一下:

1940年6月,敌人对小冀鲁豫边的扫荡时间为:

(1)6月5日先对新三旅,八团三营在老岸集附 近的黄河大堤上与敌激战,营长张海岳牺牲,部队损失两个连。

(2)6月10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端阳节),敌人向北进攻,占领濮阳县城及其周围的清丰、南乐以及其它主要镇子。新三旅直属队在濮阳南面的温寨遇到敌人伏 击 。因此,有些文章中称"五五"扫荡。

以上这些活动,我都参加了,很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 谨供有关同志参考。

资料来源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党史资料,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告知,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告知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