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出售战略资产引震荡,中美角力巴拿马运河暗流涌动

吴煜宸侃 2025-03-28 17:53:13

当中国政府专机降落在巴拿马首都时,香港媒体正为长和集团190亿美元出售全球港口资产的头条新闻沸腾。这场涉及巴拿马运河咽喉要道的交易,将李嘉诚推向了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风口浪尖。

长和实业宣布向贝莱德财团出售43个全球港口,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港。消息传出中国特使专机抵巴,与总统科尔蒂索展开闭门会谈。尽管具体内容未公开,但巴方随即表态"运河主权不容侵犯",香港《大公报》则连发四篇社论,直指交易可能危及国家经济安全。

巴拿马运河承载着全球6%海运贸易,中国货物占其年吞吐量的20%。从深圳的电子产品到青岛的机械设备,每天约有价值3.5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经此运往美东海岸。此次交易涉及的科隆港和巴尔博亚港,恰如运河的"东西大门",掌控着船舶进出权限。值得警惕的是,贝莱德财团背后不仅有特朗普时期官员参与设立的私募基金,还有瑞士航运巨头MSC的身影,该公司曾在美国对华贸易战中扮演特殊角色。

面对舆论压力,长和在3月21日财报中强调港口业务年收452亿、增长11%,试图将交易包装成常规资产优化。但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消息公布后十天市值蒸发256亿港元。有分析师指出,若美方借机推行"中国货船特别通行费"政策,东南沿海出口企业每年或将增加15亿美元成本。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为避开马六甲困局布局多年的"两洋战略",可能因此出现关键缺口。

这场商业交易折射出大国角力的历史纵深。2017年中巴建交时,美国曾威胁重新审查运河条约;而今通过资本渗透试图重掌要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企业过去五年在巴拿马投资超30亿美元,参与建设的阿马多尔会展中心已成为中美洲外交新地标。巴拿马海事局数据显示,运河中国用户占比从2016年的12%跃升至2024年的21%,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让华盛顿如坐针毡。

《大公报》四问长和引发舆论海啸,从"霍英东式家国情怀"到"资本无国界的危险性",字句叩击着香港商界的历史记忆。特首李家超"商人有没有祖国"的诘问,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央力挺港商的往事形成微妙呼应。值得玩味的是,交易另一方贝莱德集团,正是当前持有长江实业5.01%股份的第二大机构股东。

当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重申"绝不给予任何国家特权"时,这场商业交易的终局已超出企业决策范畴。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到巴拿马加通湖,从资本账簿到地缘棋盘,各方势力正在重新测算新时代的航运政治经济学。而李嘉诚商业帝国这艘巨轮,正驶向其九十载商海生涯中最复杂的航段。

0 阅读:0

吴煜宸侃

简介:发表独到见解,传递真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