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伍生涯
曹聚文
五、连队生活
正在我干得起劲的时候,不料出了“六指”。因我往常生火炒菜,烟熏火燎,眼睛充血流涕,肿得像个桃子,有时连路都分不清,首长怕把我的眼睛糟蹋了,决定让我改变工作环境,下机炮连扛炮去。于是,煮了不到一年的饭,就下机炮连,被安排到重机枪排当战士。干了不到三个月,又调连部当文书,竟耍起了笔杆子。
连部文书,可是连队众多战士中的佼佼者,不仅学习条件好,还不站岗放哨,晚上能睡个安稳觉,是一桩美差事。但当文书,不仅要有文化,能说会道,会写文章,而且要品行良好,聪明伶俐,善于应酬。这下可对了我的脾胃,不仅可以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展才华。说不定还能凭借这一平台,干出一番事业来,展示远大的抱负。但有些头一两年入伍,文化高的四川籍战士却不服气了,跑到营长跟前吹冷风,说连长、指导员太偏心,放着现成的高中、初中生不用,却选了一个仅上学念过两年书的放羊娃来耍笔杆子。
营长廖开业,山东人,是个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他听到风,便是雨,以上述说词批评连长赵志高、指导员陈能富。连长与营长同年入伍,又是同乡,两人为我顶了起来。事后连长找我谈话,说为了选我当文书,他和指导员在营里受了批评,要我努力工作,干出个样儿来,为连里争口气。这事对我触动很大,立誓以突出的表现回答那些嚼舌根的人,看我比他们能差多少。
为了能写好钢笔字,我把毛主席语录(二十三个章节二百七十面),连续抄了四遍,不仅把字练好了,而且把毛主席语录(手本),一字不落,全部能背下来。副政委宋保华来连队检查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情况,我把毛主席语录全本连同毛主席著作老三篇、老五篇,当着全连人的面背给他听,使他大为震惊,走到哪宣传到哪。我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可是露脸了。
我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把连队保留的文字材料全部找出来,一一细读,反复对照,去其浮燥,取其精华,写作技能,与日俱增。那时搞军事天天练,连里每月要向营送一份简报,时过半年,送了六份。教导员桑玉明很有文才,是个细心人,他将我送的简报,一一比较,十分赞赏,便让营长到连里调我到营部当文书。连长堵气不给,还向营长发了一通火。事情闹到营党委会上,教导员说向机炮连调一个人,竟然不给,不给可以,但这个人提不起来,你连长、指导员就不要想离开这个连队。从此,连首长便将我作为干部苗子,重点加以培养。
我一九六八年二月入了党,一九六九年六月提了干,是全团同年入伍的靖会战友中第一个入党、提干的。一九六七年到一九六九年,连队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好连队,连长陈明生被评为先进个人,四份典型经验材料,同出于我的手笔,也算风光了一阵子,在全营写作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称得上小小的笔杆子。
在机炮连服役的四年当中,是我风华正茂的时期,浑身有用不完的劲。连队大开荒,别人一天至多能开四分地,我却能开六分,拉大锯,改木料,别的两人一天至多能改八平米,我同本排战友葛文斌一天能改十五平方米。割麦子,别人一趟我两趟,用骡子耕地,耕得又快又匀又好,受到西藏军区后勤部部长常景山的当面赞扬。
连队一年收近二十万斤粮食,大部分是由我一把扫帚撂出来的。有一次,十个人扬青稞,我一个人撂,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好遇见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田启元路过,连声夸我干得好。当晚吃饭,连队集合时,他让营长周炳春给我宣布了一个营嘉奖。
连里有一辆马车,经常拉柴运草,转东挪西,架辕的是个蛮骡子,好多回数套不上去,炊事班的人没办法,只有我能制服它。回数多了,它的威风被我拉下马,不论任何时候,只要听到我的声音,就乖乖听使唤,甚至站着发抖。在连队我是出了名的大力士,连营长都叫我老雷,是“雷打不动”的意思。
一九六九年,我在机炮连重机枪排当副排长,奉命带领本排三个班,分别在隆子县新巴区、日当区、俗坡下区支农支左,宣传毛泽东思想。时值春播大忙季节,俗坡下区部分藏族群众受造反派的蛊惑,忙于搞派斗,就是不种地,我组织区机关干部开了几次会,他们就是无动于衷。我可火了,在学习会上狠狠训斥道:“眼看农时要过了,土地还在那里睡大觉,地种不上,庄稼没收成,老百姓要饿肚子,你们身为国家干部,却不顾群众的死活,这究竟算什麽东西?”这下可撞翻了造反派的脾气,他们纠集了十五个人的队伍,到县军管组“造总”,把我告了一状,说就我不准他们“抓革命”。
当时军管组组长李君武(隆子县人武部政委),是我的老首长,他把我调回县里,批评我粗暴、简单,不注意方法,惹了大祸。我据理力争,他震慑我说,人家要求召开辩论大会,谁来应战?我也在气头上,冒然回怼:“我来应战”。第二天的辩论会上,有军管组、造总、大联指三方代表参加,展开激烈辩论,我以毛主席最新指示“抓革命,促生产”和“民以食为天”的古教为武器,向造总的头头,发起猛烈的抨击。大联指代表和军管组代表是全力支持我的。结果造总代表词穷理屈,当场语塞,露出了窘相,我取得了胜利。迫于压力俗坡下区造总头头不得不乖乖地回去,组织群众播种了。
会后,李政委从心眼里赞赏我的胆识和口才,建议提拔重用我。团党委会决定提拔我为排长,十一天就宣布了提干任命。
除此之外,在射击投弹、篮球、相棋、歌咏比赛中,我经常拔得头筹,首长说我是文的不让人,武的不让人,连耍的都不让人。当时在机炮连与我同年入伍的靖远、会宁籍战友共有十八名,大家一起学习,训练执勤,一个锅里搅勺,亲如一家,好似同胞手足,非常连心。每逢节假日休暇无事,欢聚一堂,有说有笑,拉的、弹的、唱的、说古书的、讲故事的,各逞其能,无所不至。会宁籍战友汪保仓能说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之类的古传。我则会说三国演义,大家特别喜欢,听得津津有味。那时,我声嗓好,能吼秦腔,可唱红歌,如刘备祭灵、下河东、伍员逃国、斩单童、辕门斩子、二进宫、斩秦英、铡美案、四进士、重台会之类的剧目;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骏马奔驰保边疆、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看见你们格外亲、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绣金匾等戏曲,都是拿手好戏,时不时来两段,博得大家的一片掌声。
机炮连扎营隆子河畔,借宿新巴土庙,就地搭床,起灶,露宿就餐,有班排则住在牛棚里。驻地海拔四千米,空气稀薄,严重缺氧,不能猛起猛坐,否则,会因大脑缺氧而晕倒。
隆子河两岸,一马平川,适宜种植青稞、冬小麦、莲花白、紫色萝卜、白皮蒜之类农产品,河谷南北山高岭峻,都在海拔五千米上,光秃秃的,不见一树一木,冰雪连绵。半山之中,是藏族农牧民的牛羊养殖场所。当地藏族群众以农牧维生,以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牛羊肉为食。顺流直下,行四十公里,即到达边防站,走不多远,就是中印边界钱,再不可越雷池半步。
先后四年多连队担负的主要任务:一是搞好战备训练,努力提高军政素质,随时听从战斗的召唤,保卫国门安全。二是执行毛生席“五·七”指示,开荒种田,垦田二百余亩,三年产粮五十余万斤。三是自己营造家园,和土为泥,垒石为堰,深山伐木,奠基立居,亲手盖房十多栋,满足营连居住条件,结束了寄人篱下的艰难困境,有了自己的避风港。四是帮助列麦公社发展生产,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逢山开道,遇涧架桥,把清流引上革命坝,疏通长达十一公里的盘山水渠,为民造福。支农支左半年,维护隆子县各区的生活秩序,社会治安。连队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好连队,我也年年受奖,成了五好战士。由文书一路晋升为班长,副排长,排长,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显着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一九六九年底,去河南杞县接兵,既领略了藏北草原的严寒,也品赏了豫中平原的生计维艰。归来在陕西武功训练,又饱尝关中地区淳朴人情的熏陶,欣赏了三秦大地的壮观。一九七零年野营拉练,翻越雪及拉,莫拉山,乃拉山三条峻岭、雪原。在冰雪中以身救起军马,荣获团嘉奖,也算称雄了一回。一九七一年三月休假,与家人团聚。六月任命为机炮连副连长。没来得及就职,又调任团政治处正连职干事,走马上任,进了机关。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曹聚文:甘肃靖远人。1965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镇守边关21年,历任文书、排长、正连职干事、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人武部政委。1986年转业地方,历任白银市靖远陶瓷厂副书记、副厂长,兴电工程党委副书记。2004年退休。一生酷爱书法,擅长写作。相关作品在省市县报刊刊登。
作者:曹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