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辽宁舰是我国海军的首艘航母,这么一艘海上巨无霸,相当于是一个庞大的海上移动城市,一经出海,相当于一座城的人员要在汪洋大海中生活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

那么,辽宁舰这艘海上移动之城,有着多少的官兵在共同维护它呢?
辽宁舰上大约有3000多名官兵,他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他们各司其责,共同维持航母的正常运转。
这3000多名官兵中,主力均是士官,占比达70%左右,士兵基本上是在30%左右,当然,能够入驻航母的官兵,都是精挑细选,百里挑一的,一般人还真入选不了。
他们均是高素质的人才,士官基本上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士兵也基本上都是大学学历,当然也有一部分高中以上的学历。

这种高素质的人员配置,使得辽宁舰在作战能力和技术管理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他们60%以上均为党员,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性,因此这样的人员配备使得辽宁舰的作战软实力杠杠的。
在岗位分工上,辽宁舰分为航空、机电、航海、通信等多个领域,官兵们被安排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他们有些负责维护航母的动力系统,确保航母的正常运转,有些负责信息通信,还有些负责舰载机安全,以及弹射器安全、液氧工作、医务、安全等等,岗位分工非常细致,对协同的要求极高。
除此之外,航母上还会有一些女兵,她们大多负责飞行甲板维护、医务以及电讯方面的工作。

当然,除了正常的训练工作,还需要有生活,在生活方面,辽宁舰上有着相对完善的设施,餐厅、超市、洗衣房、健身房、娱乐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酒吧,而且是闹吧和静吧两种。
这些设施不仅保障了官兵的基本生活,也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那么,在远洋的辽宁舰上的官兵们,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辽宁舰上的官兵每天的生活节奏非常紧凑,与陆地上相比,他们的时间安排和工作模式大相径庭。
通常来说,早晨5点,随着舰上广播系统的第一声铃响,官兵们就得起床,开始一天的训练生活。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进行简单的晨练,包括跑步、做操等。

接着是早间清洁和内务整理,确保居住区域的整洁有序,然后是早餐时间,通常是6点开始,官兵们分批次进入食堂用餐。
辽宁舰上的官兵们在饮食上也享有高标准,每天消耗的食物量在10-12吨,平均每人每天的食物量约4公斤,确保营养丰富与能量十足,另外,航母上虽然配备有海水淡化装置,能够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但由于处理能力有限,还是得事前储备好大量淡水。
早餐过后,官兵们将各施其责,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对于飞行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需要检查飞机的状况,进行起飞前的准备工作,而对于舰艇内部的技术和维护人员,则要负责检查航母的各项机械运作是否正常,确保航母的安全运行。
到了中午12点,官兵们会再次集合用餐,餐后,部分官兵可能会有短暂的休息时间,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直接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下午的工作内容包括继续上午未完成的任务,或是进行必要的训练和演习。
有些时候,官兵还需要定期参加各种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晚餐为6点进行,餐后,官兵们会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可以进行体育锻炼、阅读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以放松身心。
晚上9点,随着最后一班岗哨的交接,航母上的官兵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自己的舱位休息。
尽管航母内部的空间相对狭小,但每个官兵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在这样一个封闭且高度组织化的环境中,官兵们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和规章制度,以确保航母的正常运转和战斗力的维持。
航母上的生活虽不同于常人,但正是这些官兵们的辛勤付出,才保证了国家海洋权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