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月水
编辑|子月水
他两岁就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已能读书识报。
他上小学就已经发表了百余篇“时政文章”,更是被市长亲自接待授予“五道杠”。
他就是被称为“少年政治家”的黄艺博。
他曾在少年时期就见过各种领导,做起事来更是官威十足。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他以后一定会一飞冲天,非富即贵的时候。
一封高考的成绩单,直接把这位少时神童打入谷底。
如今众人再看这个一脸“官相”的13岁孩子,早已变了一副模样,而如今黄艺博现在又过得怎么样?
少年神童横空出世
2011年五月网络上突然爆火了一个词语叫做“五道杠”。
随之而出的就是一个少年一脸官相的照片。
只见他单手插兜,身形挺拔,目光遥望远方,身上带着浓厚的官员气势。
而他的肩上则佩戴了一个五条红杠的吊牌。
这个少年就是黄艺博。
在众人被这个孩子的气势吸引想要一探究竟的时候,发现这简直是一个少年神童啊。
其中有一篇2010年6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是这样写的。
“两三岁开始看新闻联播,7岁开始坚持每天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已经在全国重要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将赚取的稿费连同卖废品的钱都用于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
不仅如此,这篇报道还以父母的口吻称赞道,上网只关注国家大事,不玩游戏。
政治上许多见解已经超过父母,他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好家伙,众网友一看,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未来大官嘛。
小时候就已经这么厉害了,那长大了还能差到哪里去?
众人纷纷对这位叫做黄艺博的少年寄予厚望,想要探寻他究竟有怎样的成长经历。
神童的养成方法
这位少年黄艺博1998年出生在一个湖北武汉公务员家庭。
父亲黄宏章是一名退伍老兵,现在是一名宣传员并兼任某报纸记者站站长。
母亲马晓丽是军工系统的工作者。
虽然不是大家想的官二代,但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政治素养。
在黄艺博两三岁的时候,父亲黄宏章告诉孩子。
“新闻联播,国内外的事情都有,坚持看完会很厉害。”
于是黄艺博就开始每天跟着父亲看新闻联播。
小小年纪正是学习的时候,日常所见都是父母和电视上的各种官员。
久而久之,黄艺博自然就养成了一副官相,还有了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后来等到黄艺博7岁的时候,可以开始学习认字了。
他的父亲黄宏章本来就喜欢读书看报,为了孩子的学习就通过报纸教孩子认字。
而黄艺博也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并且后来经常找各种各样的报纸看。
最喜欢看的就是《人民日报》和《参考信息》。
新闻帮助孩子了解国家内外大事,报纸让他学会表达。
长年累月的坚持,让这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有了远超同龄人的老成。
后来更是在父亲的指导下,将自己的一些见解发表到报刊上。
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甚至惊动了市长,当得知这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写的更是说啥也要见见这样优秀的人才。
当市长见到黄艺博的时候,对他的各种回答看法都十分欣赏。
于是决定向有关部门推荐黄艺博做了武汉市少先队副队长。
一家人十分开心,也感念市长的专程拜访,一起留下合影。
而黄艺博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上了副队长就骄傲自满。
而是感觉肩上承载着责任,以后一定要做得更好才行。
于是黄艺博不仅留下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甚至他还去卖废品赚钱。
将这些钱连同自己写作时留下的稿费3000多块钱用来看望孤寡老人。
父亲也感念孩子很懂事,专门写了一个报道发在了海外,作为鼓励。
可是,本来一切都风平浪静的生活因为一件事情打破了。
人红是非多
黄艺博越来越大了,父亲黄宏章希望孩子能留下自己的成长轨迹。
于是他鼓励孩子建立一个博客账号。
在账号建立成功后,黄艺博自己写了开博前言表明自己愿为人民继续服务的心迹。
在父亲看来,自己儿子写的文字有点保守,于是加以修改并放上了以前的一些照片。
可是突如其来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黄艺博有一张佩戴5条杠的照片就在网上疯传。
紧接着就是各种媒体都开始找上门,进行采访报道。
不仅是家里,连封闭的校园生活也被人打扰。
一开始网上的关注还比较少,但是随着关注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期待,开始质疑。
看着孩子被捧得越来越高,黄艺博的父母慌了,他们发表了一个动态。
希望不要过多地对孩子进行关注,给黄艺博一个正常成长的环境。
但是,他们的呼声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关于黄艺博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连在学校上课的日子也有人在旁边拍摄。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有一张照片,黄艺博有一个后桌,镜头里他对这些显得不屑一顾。
当然,关注的好处是有的,在黄艺博上初中以后,凭借着他以前的各种事迹。
以及现在的各种采访活动,公益活动他评上了“武汉市慈善人物”湖北省“十佳少先队员”等各种人物。
也是因为这些荣誉,这些活动导致他的学习时间变少。
但是有着光环的加持,黄艺博还是能上一个重点高中。
可是一直跟在他后面的舆论并没有消失,在高中繁忙的学业下。
黄艺博仍然要忙于各种公益事业。
在这样的压力下,他的成绩慢慢的不太理想了。
后来尽管通过了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自考考试。
但是,高考最终只考了477分,与这所学校无缘,只能上了一个三本院校。
而这也让一直关注他的网友十分失望,纷纷不再理会。
但是事情真的会是网友看到的那样吗?
神童背后的真相
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有很多人一直也在怀疑。
这样的神童太过反常,是否真实。
其实在2011年5月前后,黄艺博的父母就因为孩子的热度太高接受过采访。
其中在湖北日报的记者采访时,黄艺博的父亲是这样说的。
黄艺博小时候也喜欢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哪吒传奇》这样的动画片。
是自己哄他,让他和自己一起看的。看完新闻之后还是继续看动画片。
博客里面的开博前言,是自己改的,还有关于博客里面的照片“欣然题字”,“阅读文件”啥的也是父亲写的。
当时不懂博客,就是图一乐,后来密码忘记了,登不上账户也改不了了。
关于这样的说法,不知道可信度如何,这些都是黄艺博父亲的原话。
可是,在记者调查黄艺博的作文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2年级至今写了100多篇见报习作的黄艺博,日常写作水平实在一般。
在四年级描写升国旗时,只会写出200字“第一位叔叔拿着指挥刀,第二位叔叔扛着国旗...”这样的句子。
当然,作文,可能也不一定是真实水平,没有认真对待。
但是当记者问询中央是否有“总队”“五道杠”这样的称谓时。
中央表示,“在学校社区设立大队或者中队,中队下面设立小队,没有所谓的总队。”
综合来看,黄艺博的父母大概率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孩子未来的走向,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包装。
但显然结果并不是好的,或许没有这些荣誉,黄艺博过得更好。
当初那个黄艺博的后桌,据说高考逆袭考上了211,后来甚至前往哈佛进修。
而黄艺博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眼前,也没有关于他工作的具体报道。
年少时期被各种荣誉簇拥,推着向前,现在一切消失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十几年,希望父母在考虑未来的时候也给孩子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湖北日报】【荆楚网】【平顶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