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之间,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犹如天上星罗密布的群星,闪烁着众多发展水平相近或一脉相承的史前文明。这些文明如甘肃陕西西部的大地湾文化、浙江余姚一带的河姆渡文化、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长江三角洲的良渚文化,以及陕西河南一带的仰韶文化等,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将这一时期称为“满天星斗”的时代,意指这些文化如星辰般散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
这一邦国林立的状态持续了约2500年至3000年,几乎占据了中国文明发展史的二分之一,成为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和“满天星斗”模式的提出,这段历史打破了我们以往根深蒂固的古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正如苏秉琦所言:“中国文明的初始秘密就藏在新石器时代的物证里。”
“满天星斗”的代表性文明
那么,这个“满天星斗”的时代都有哪些代表性文明呢?根据苏秉琦的划分,这一时期的中国古文化可分为六大区系:
西北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东方区:以山东为中心;中原区: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东南区:以环太湖为中心;西南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南方区:以鄱阳-珠三角为中轴。西部豪强:大地湾文化
在这片“满天星斗”的天空下,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位于甘陇地区的大地湾文化,距今约7800年。它是中华文明的策源地之一,成为中国史前先民率先使用彩陶的文化代表。大地湾文化的灰坑中发现的油菜籽,成为中国同类作物中最早的标本,真可谓“开天辟地”的先驱。
公元前5000年,仰韶文化向西扩张,正好与大地湾文化在关中一带相遇,形成了新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这一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如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得中原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
黄河流域的代表:仰韶与龙山文化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是黄河中游彩陶文化的曙光,代表了华北地区旱地粟作农业的兴起。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仰韶文化地区出现了大举西迁的垦荒浪潮。在这种文化的接触与融合中,龙山文化应运而生。
龙山文化不仅继承了仰韶文化的精髓,还吸收了山东的大汶口文化,进入了铜石并用的时代。陶器的发展也从彩陶转向几何纹的黑陶,黑陶成为龙山文化的标志,真是“黑白分明”的时代。
长江流域的象征:河姆渡与良渚文化
在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距今约7000年。它不仅以陶器闻名,连象牙雕刻也颇为流行,典型的写实风格让人赞叹不已。河姆渡文化的出现,标志着华南水田稻作农业的崛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在河姆渡文化的影响下相继形成。良渚文化的陶器上刻画的蟋蟀、禽鸟纹是其他文化所罕见的,尤其是其玉器工艺更是出类拔萃,犹如“玉树临风”。
邦国时代的特征
那么,这些古国的特征又是什么呢?首先,它们是没有防御城墙的“古国”。在这些早期的中国众多“古国”中,城池并未发展出防御功能的城墙,意味着当时部落之间并没有时刻备战的状态。和平的交流形式大于资源竞争的战争冲突,恰如“和气生财”。
其次,玉器工艺达到了史前巅峰。季羡林曾说:“如果用一种物质来代表中国文化,那就是玉。”公元前三四千年,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成为我国史前时代的两个玉文化中心,推动了玉器工艺的高峰。
最后,发展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统的重组过程。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与一统性相辅相成,正是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与族群重组的结果。黄河流域的文化,从龙山文化到老官台文化,虽各有特色,却在经济类型、陶器制法等方面展现出共性,暗示着它们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结语
“满天星斗”的邦国时代,不仅为中华五千年历史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更纠正了以往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唯一摇篮的单一观念,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初始秘密。正如那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华文明的辉煌,正是从这“满天星斗”的时代开始,历经风雨,终成今日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