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笔下的脏与净|尤三姐:污泥中的洁净

坐看云起时吖 2023-02-28 15:03:38
01 污泥中的洁净

“如果生命处在一个压抑委屈的角色中,她宁为玉碎。为什么尤三姐让人觉得很感动?因为这个女性的角色,把某种压抑的东西忽然爆发出来。”

尤三姐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贾府是个异类。

她与二姐一出场,“听见两个姨娘来了,(贾蓉)便和贾珍一笑”。两句话就将几人间的轻佻暧昧,写得很传神,出场就感觉不是正经女子。

这是作者的高妙之处,前后的反差更凸显角色的生命力。

其实尤三姐的处境很尴尬。

她们寡母弱女,又生得风流标志,仰东府鼻息生活,贾珍等好色之徒怎舍得放过?

所以早被当成了囊中之物。只是三姐不似二姐那般柔弱、迷糊,她性格中有刚烈的部分,是宁为玉碎的。所以浪起来要人命,烈起来也要人命。

贾珍倦了二姐,让给了贾琏,又想染指三姐,将她们母女三人包养了起来,二姐与老娘自以为终生有靠,唯一看得清的只有三姐。

但于三姐而言,也只能虚与委蛇,逃不开这些衣食父母。

尤三姐能将柳湘莲在内心一放就是5年,可见内心有坚持,自有她的高贵。

而贾珍贾琏和稀泥的龌龊心思,尴尬境遇令她委屈、愤怒,又无力摆脱,所以她报复性的反雌为雄。

“花几个臭钱,拿我们姐俩当粉头取乐,打错了算盘”,她一撩袍子,斟一杯酒,自己喝半盏,揪过贾琏就灌半盏。全无女儿家的柔顺。

这一段,曹公写得异常精彩,尽显三姐的“辣”,是三姐生命中的高光时刻。

无论是风情体态,还是豁得出去的行事作风,都直接震懵了风月老手贾珍贾琏,将二人玩弄得“欲近不能,欲远不舍”,兜不住了,“得便就要溜”。

三姐的泼辣,将活在底层、受尽屈辱的女性悲愤尽情宣泄,她强烈的反抗背后,有很多辛酸,“咱们金玉一般的人,反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也算无能。”

很多红学家讨论尤三姐是否“失足”,其实,个人觉得这并不重要,因为曹雪芹不重表面的“淫”。

人太过看重表面,总容易受偏见、执念的遮蔽。

妙玉嫌弃刘姥姥喝茶的杯子脏了,柳湘莲嫌弃三姐为淫奔之流,而曹公借他们表达了一种洁净观:污泥中的洁净。

脏与洁净,从不因表面的身份地位,形骸放浪一概而论,在这一段戏里,更令人赞叹身在污泥中,依然高洁的心。

那一种超凡脱俗,正如贾雨村所说的:

“若生于富贵公侯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娼。”

02 见识上的洁净

小厮兴儿给尤二姐介绍贾府众人,说起宝玉“外人看着好清俊模样,谁知里头糊涂”“怕见人”“没个刚气”“呆子”等。

这是一个下人看宝玉的角度。

很多时候,一个生命最有价值的部分,旁人,特别是本身就糊涂的旁人是看不清的。

所谓“乌合之众”,就是指“人云亦云”之徒,这是见识上被污染的一种不干净,片面、不客观、无主见。

二姐思想上沾染了许多世俗的不洁净,当然就掉进世俗的看法里,反可惜起宝玉的好身份、好样貌。

三姐在思想上却有自己的净土。

“姐姐信他胡说?” 三姐因送葬时见过宝玉两次,就有了自己的判断。

那日念经的和尚挺多,宝玉为她们挡着和尚,免得被和尚的浊气熏了;后来二姐要吃茶,老婆子拿宝玉喝过的碗去倒,宝玉连忙说,那碗他用过脏了,让洗过再斟茶。

两件事,都让三姐慨叹宝玉的心性,绝不是外人说的那么不堪,对女儿家很体贴,很周到,是外人不懂他罢了。

生活里,正是这些细微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更能看出人的心性,对人的尊重。

这里,作者从尤氏姐妹的不同,展示了一种思想上的洁净,与被世俗观念沾染后的无知。

同频的人,才会惺惺相惜,其实宝玉和尤三姐,包括黛玉、柳湘莲,在某种层面上,是同类人,不管所处的环境如何,自有其内心的纯净。

宝玉觉得女儿家干净,不愿被其他浊物沾染,他要当一个护花使者,不在乎别人及世俗的眼光;

尤三姐对着贾珍之流形骸放浪,只是在以恶制恶,其实她内心有洁癖,她不甘心被玩弄摆布,只能反其道而行之。

03 爱情观的洁净

尤三姐的生命,在爆发时,不是极度热烈,就是极致毁灭。

在古代,女性是没有机会表达爱,选择爱的,但三姐做到了。

她的爱情观是宁为玉碎的,说了喜欢,就非此人不嫁,这是非常现代的果敢。

“这人一年不来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死了,剃了头当姑子,吃斋念佛,再不嫁人。”

“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 话落,一根玉簪一摔两断。

话中的坚定与刚烈,表达了三姐的爱情观:专情,对待感情有洁癖,绝不将就。

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女子,在污淖中对爱情的憧憬,是她未来唯一的希望。

感情是私密的,有的人喜欢将爱放在心里,有的人需要获得回应。而三姐,她一直都在自我建构,等待自我完成。

三姐收到定情的鸳鸯剑,成了她暗黑人生乍现的曙光。

但柳湘莲的犹疑出现了,在得知三姐与东府有粘连时,“你们东府里只有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他反悔了。

三姐对未来的期望,在贾府肮脏龌龊的声名之下破灭了。

在这一点上,柳湘莲是比不上三姐的。三姐对宝玉都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而柳湘莲却没有选择亲自求证,而相信了别人的判断。

柳湘莲作为三姐泥淖人生的救赎,当这个希望破灭后,她绝望了,也不愿让生命继续在不堪中苟且,所以亲自出来退定,同时挥剑自刎。

对待感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三姐有自己的骄傲,这份骄傲不容被侵犯,她以死全了自己的清名,也报了自己的痴情。

在《红楼梦》里,现世中很多的爱恨纠缠,为的都是还债,还尽了解脱掉。

黛玉将泪流干,焚稿了断情缘;尤三姐勇敢面对自己的感情,不接受不堪的侮辱,以死全了自己的痴情。

这些反抗之决绝,都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坚守,与自我对待感情的完成与了断。

尤三姐这个人物让我们动容,是因为现实中的我们,总会有各种让步,各种委屈,然后越来越没有坚持。

三姐也在现实中有妥协,但她内心的洁净,对感情的洁癖,又有毫不退让的部分。这个矛盾的人物,让我们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痛快与解脱。

蒋勋老师说:“人在内心能够多一点点坚持,知道更多污秽的事之后,还有那个洁净的坚持,人才是不同的。”

尤三姐让我们动容的正是此处。

每个人心里都有坚持,这个坚持的多与寡,在生命里会呈现不一样的形态跟生命质量。

曹雪芹的厉害,正在于他透过现象,直达了本质,他用笔下的人物告诉我们,高贵与低贱,洁净与污浊,不在于表面的形,而更在于那份坚持的多寡。

而《红楼梦》的经典,也正在这些人性的丰富上,即使它是一个悲剧,即使反抗的结局非死即出家,但这些反抗依然发出了最璀璨的人性之光。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坐看云起时吖

简介: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