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派人抵达当天,莫迪果然变脸了,决定对中国下手

兵戎要至 2025-04-25 16:58:30

据金融界报道,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钢铁出口 。而就在同一天,美国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开启访问行程,这一时间上的“巧合”,不得不让人对印度此举背后的意图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印度财政部在官方命令中明确,该关税自4月21日起立即生效,有效期为200天,除非提前被撤销、取代或是修订 。印度钢铁部部长库马拉斯瓦米对外宣称,该措施旨在保护印度国内钢铁制造商免受进口激增的不利影响,确保市场公平竞争,让国内生产商,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得到缓冲,因为他们一直面临着进口增加带来的巨大压力 。

莫迪(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钢铁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大量涌入印度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在2024/25年度,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来源国,仅次于韩国。在2024年4月至12月期间,印度自中国进口170万吨成品钢,同比增长35.4%,创历史新高。

从这个角度看,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有保护本国钢铁产业的考量。通过提高关税,增加中国钢铁在印度市场的价格,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进而减少中国钢铁的进口量,为本土钢铁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全球许多国家在本土产业受到外来竞争冲击时,都会采取类似措施。

但如果将此事放在当下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就会发现没那么简单。当前,正值中美在关税领域激烈博弈的关键时刻。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不断施压全球贸易伙伴,要求它们减少同中国的贸易往来。而就在印度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征临时关税措施的当天,美国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开启为期4天的访问。此前,印度在特朗普扬言加征对等关税后,一直在想尽办法寻求与美国谈判,希望获得豁免。

莫迪(资料图)

美国也希望印度在关税、外交事务上进一步配合美国,加入其在所谓“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此时对中国钢铁加税,很难不让人怀疑其是在向美国递交“投名状”,妄图以此换取美国在贸易、政治等方面的支持和让步,提升自己在美印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

然而,印度自身在钢铁产业方面的情况却十分矛盾。印度虽是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但其钢铁生产成本比中国高12%-14%。并且,印度钢铁产业在技术和管理上存在巨大短板,炼钢所需的焦炭、特种合金等关键原料四成依赖中国供应,70%的炼钢设备、60%的电子元件和40%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都来自中国 。

不仅如此,印度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生产高端钢材,下游汽车、机械制造商宁愿多缴关税也要选择中国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自身钢铁产业的升级发展。加税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保护本土企业,但会使印度钢铁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的动力,还可能导致国内钢铁价格上涨,增加下游产业成本,对印度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中国钢铁产业而言,印度此次征税在短期内必然会带来冲击。原本流向印度的钢铁订单可能萎缩,相关钢铁企业的营收和利润面临下滑风险,尤其是那些依赖印度市场消化产能的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加剧。但从长期看,这也将倒逼中国钢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在高端特种钢、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 。

莫迪(资料图)

在全球钢铁贸易市场层面,印度对中国钢铁征税,可能引发全球钢铁贸易流向的重新调整。一些原本从中国进口钢铁的印度下游制造业企业,或许会将采购目光转向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其他钢铁生产国,各钢铁出口国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将更加激烈 。

中方已明确强调,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与美国的“关税交易”;若出现此类情况,中方决不接受,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印度在此时选择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这一步棋,走得是否明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任何短视的决策,都可能给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

0 阅读:39

兵戎要至

简介:有思想,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