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麻临朐失利后,华东局有人提出处分粟裕,张云逸拍桌:这是胡闹

追梦的年 2024-10-20 23:18:14

粟裕是新中国开国大将之首,一生战功赫赫,率部在华东战场打出多个歼灭战,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但客观来讲,他也并非战无不胜,像1947年南麻、临朐两次失利,就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压力不仅是战场上敌人带来了,还有内部同志们的批评。

当时心直口快的谭政就直接说粟裕“常常粗枝大叶,战略缺少远见”,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处分粟裕。关键时刻,华东几位大佬帮忙说话,张云逸甚至拍桌反驳,这才让粟裕处境好过一些。

那么,当初的两次战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粟裕本人又是什么态度呢?

1947年6月,国民党集结11个整编师、近30万兵力向沂蒙山区进犯,希望与华野在鲁中进行决战。

为瓦解敌人的企图,并策应在大别山艰苦作战的刘邓,中央要求华野多路出击,将国军精锐牵制在山东战场,于是就有了华野的7月分兵。

叶飞、陶勇率华野1纵、4纵组成左路兵团,向鲁南地区挺进;陈士榘、唐亮率华野3纵、8纵、9纵组成右路兵团直插鲁西;

陈毅、粟裕则率第2、第6、第7和第9四个纵队外加特纵一部留在内线寻找战机。

一开始各方面都很顺利,左路兵团在费县歼敌六千余,成功收复峄县和枣庄;右路兵团拿下泰安和大汶口,继续向宁阳、曲阜前进。

这主动出击的两路,直接威胁到国民党兖州、徐州两处战略要地,蒋介石慌乱之下,从鲁中前线抽调7个整编师回援。

最终只剩下王凌云整9师、胡琏整11师、黄百韬整25师、黄国梁整64师还在原先战场。而这4个整编师相距都有一定距离,粟裕便想趁机解决一两支国军主力部队。

本来粟裕想打整25师,但黄百韬非常警惕,粟裕还是刚刚部署完毕,黄百韬就带着麾下靠拢了黄国梁整64师。按照当时华野内线的实力,很难一口气吃掉两个整编师,无奈只好转移目标。

剩下的王凌云整9师隔得太远,长途奔袭会让华野疲惫且容易暴露行踪,所以,就只剩胡琏整11师能被当成目标了。

但是,胡琏同样很警觉,他发现自己被孤立后,立即在南麻就地修建工事,积极做好防御姿态。

粟裕收到情报后其实有些犹豫,之前在孟良崮啃下整74师,他可是用了4个纵队进攻、5个纵队阻援。眼下他总共就只有4个纵队,能拿下同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11师吗?

然而,由于华野先前接连取得胜利,下面的人产生了一定的乐观和轻敌情绪,有纵队司令员多次主动请战要进攻整11师。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粟裕还是决定发动攻势。

7月17日,南麻战役打响,打起来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胡琏已构筑2000多个子母堡,坚固的工事让我军推进非常困难。

那段时间南麻一带又连降大雨,很多弹药因受潮而失去杀伤力。且攻坚最有效的特纵没发挥出作用,关键的三门105毫米榴弹炮都陷入泥泞中,因此华野没取得预想的结果。

7月21日,粟裕收到情报,整9师、整25师在蒋介石的严命下已逼近南麻,再打下去风险太大,遂下令各部撤退。

次日在返回根据地的途中,陈毅、粟裕听闻李弥整8师正在抢占临朐,此处是华野的后方,陈粟准备趁敌军立足未稳发起突击。

没想到李弥入城后迅速占据各大制高点、要点,同样的暴雨、同样的防御工事,同样是敌整9师、整25师赶来支援,南麻的悲剧再次上演。

这两战华野虽歼敌14514人,但自身减员21586人,伤亡大过敌军,这种战损比是我方难以承受的。雪上加霜的是,华野的左路兵团、右路兵团也都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叶飞陶勇进攻滕县失利、陈士榘唐亮进攻汶上、济宁失利,加上南麻、临朐,等于是短时间内华野连打了5场败仗。所以,很多高级干部都做了检讨,这检讨,就检出更大的事。

当时陈毅和谭震林都让粟裕代为起草检讨,然后联名致电中央。粟裕写了,他觉得胜败乃兵家常事,检讨的角度就是南麻、临朐出现的问题,及将来该如何避免。

但他写完后,陈毅和谭震林都觉得写得不深刻,尤其是谭震林,在率部向胶东转移前,特意写了封信批评粟裕,主要意思就四点:

一、粟裕军事上常犯错误;二、粟裕不够虚心,都是让下面的人去打,自己没认识到错误;三、南临败在太过乐观,骄傲轻敌;四、粟裕对战局缺乏远见。

原文说“常常粗枝大叶,战略缺少远见”,指责得非常过火,谭震林为印证这些观点,专门写了粟裕自苏中战役后每次指挥出现的缺点。

把信写完后,谭震林只是让陈老总代为转交,然后自己率部向胶东转移,似乎面都不想见。而陈老总对信中内容也比较认可,拿着去找粟裕长谈。

粟裕看完后很生气,说:你们觉得我太乐观,我觉得你们的乐观远较为我更甚。随即他把原检讨收回,表示自己承担失利的责任,无需陈、谭联合署名。

还没等中央回复他的单独检讨,华野内部就召开总结会议,陈老总说近期打得实在不好,败多胜少。有干部见此便上纲上线,提出要处分粟裕。

如果华东局内部达成一致,那对粟裕来说麻烦会很大。好在张鼎臣先反驳:

“仗没打好,几仗下来减员5万,这是事实。但大家想想,这里面是不是有7月分兵是否太仓促、导致我们兵力分散的缘故?既然7月分兵是集体决定的,集体也是否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呢?粟裕同志的检讨,我认为很好。板子不能光打在他一个人的身上!”

张云逸随后拍桌说:仗打输了,指挥员肯定有责任,但要说处分粟裕同志,我认为这是胡闹。我没有见过东北局、中原局、华北局因为仗打输了,就去处分林刘聂……

二张在华东局都很有分量,因此会议没有形成处分粟裕的决议,随后会议记录上交给中央,请毛主席等领导定夺。

主席看了粟裕的检讨,又看看会议记录,很快回电“华东局并转粟裕同志:几仗未打好并不要紧,整个形势仍是好的。请安心工作,鼓励士气,以利再战!”

陈老总看完就将电文转给粟裕,并附电:最近几仗,事前我也无预见。事中亦无匡救,事后应共同负责,故力取教训以便再战!

华东局饶书记对粟裕也是一番宽慰: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很大...近月来伤亡较大,主观上可能有些缺点,但也有客观原因。只要善于研究经验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你头晕病,久未痊愈,我们甚为怀念,望珍重。

有这么多高级领导站台,粟裕不再受指责,华野重新合成一块,取得了接下来豫东、淮海等战役的胜利。

有争论并非坏事,只要能把问题解决,那事后反而能增进团结。粟裕是通过战场上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他也不容易啊!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