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将受了中将近20年的气,中将落难后,上将却帮忙说公道话

追梦的年 2025-03-27 00:02:26

刘震是东野最早的纵队司令员之一,麾下的2纵一直是野战军的头等主力,林总每逢重大战事必会动用2纵。

南下改编为39军后,该部依然表现出众,歼敌人数名列全军前茅。1955年,刘震凭借战功获授上将军衔。

但是,这样一位非常耀眼的战将,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难见消息,似乎“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何呢?概因他遭到了打压,还是被老搭档打压了近20年。

让人敬佩的是,后来老搭档受到指责时,刘震却没有落井下石,反倒帮着说了不少好话。以德报怨,心胸宽广啊!

这位跟刘震羁绊很深的老搭档就是吴法宪吴中将,两人从抗日战争期间开始频繁接触,彼时刘震是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吴中将是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日本投降后,他们随部一起进入东北,原第三师师长黄克诚主动去二线军区,刘震跟吴中将就开始成为军政搭档。在二纵、在39军,两人都配合得很好。

新中国成立后,刘震和吴中将又都转入空军系统。授衔前,刘震担任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吴中将担任空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但是,在1955年,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吴却只是中将。明明两人长期职务相近,军衔却又差距,这让吴中将有些小心思,回忆录里说刘震能成为上将,是组织对红25军的“照顾”。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落差,导致吴中将的怨气堆积到后来爆发。

1965年5月7日,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病逝,很多人都以为会是副司令员刘震接任,毕竟在空军系统中,就刘亚楼、刘震两位开国上将。

但最终的人选是吴中将接任,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两个,一是空军成立时间比较短,跟陆军相比,论资排辈的情况不那么严重;二是吴中将对于空军建设贡献比刘震大。

刘震虽说很早就改隶空军,可1954年前主要还是在地方军区,没怎么参与中枢系统搭建。吴中将则不同, 本来要随13兵团入朝,被刘亚楼留下来一起发展空军。

后来空军政委一职长期空缺,吴中将这个副政委,实际也干的是政委的活。因此,吴中将对整个军种的熟悉程度,要比刘震高,接任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对老搭档最开始在空军里倒没什么冲突,但1959年两人曾经的老领导黄克诚挨批,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

吴中将为获得上级青睐,污蔑攻击黄克诚,说黄曾经贪污了一批数额巨大的军费,并且老是“打烂仗”。

批完黄克诚,吴中将还把火引到刘震身上,说刘震是黄的“死党”,贯彻黄“打烂仗”的思想。当时那种局势下,刘震不太好为黄克诚说话,但他也没有附和攻击,就沉默不说话。

凭借着卖力表现,吴中将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此后空军召开党委会,刘震这个副司令员经常被排挤在外。

我军是党领导一切,刘震连党委会都难以参与,自然不能在重要文件上签字、也很少出席重要会议,露脸机会少,知名度自然就相对低了。

刘震1957年奉命去组建空军学院,为此他呕心沥血,挑选学员、编撰教材等等都有他的参与。但在1959年后,吴中将借题发挥,将成通通销毁。

从头来过的空军学院进度被严重耽误,而这时间一拉长,中央又认为是出现工作不认真等问题,使得刘震等空军学院领导屡屡遭受指责。

1966年6月,这个时间节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空军也召开了党委会讨论接下来的方向。刘震和成钧等被打压的干部公开揭批吴中将的错误,希望让空军走上正轨。

奈何吴中将有人撑腰,反过来指责刘震等人“搞罢官夺权”,最终刘震他们被停职反省。

不久后,揭批过吴中将的人都被严厉打击,精神和肉体遭受双重折磨。1967年空军还召开了万人大会,刘震被打断两根肋骨,留下终身影响。

1967年10月,刘震被下放到河北藁城航校监督劳动,直到那架飞机失事后的1972年,才被接回北京治疗,并于1973年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此后刘震一直兢兢业业工作,不愿去参与任何运动。但是,他始终还是保持着实事求是的作风。

比如在1979年平反冤假错案期间,有一位东野2纵的老部下写信申冤,说在2纵时曾受到吴中将的迫害,还指责吴中将是“草包政委”。

刘震看后却反驳:吴在2纵担任政委期间是积极进步的,不能简单定性为无能之辈,后来的反革命行为是另一回事。一个无能的政委怎么能带领部队取得胜利?如果党组织任命了一个无能之人担任重要职务,那岂不是在质疑党的用人决策?这种说法是在给党抹黑。

的确,一码归一码,任何人都是多面的,不能因为一面不好就全盘否定,那经不起推敲,反而会生出更多闲言碎语。

历史就是历史,要不带立场地秉公持证,这才能给后人更多借鉴参考。刘震这方面与黄克诚如出一辙,不愧是一支部队出来的。

黄克诚80年代评价林时也说过:林后来是犯了错,应该得到惩罚,但是他前期的贡献也要记录。要是他只是个不会打仗的野心家,那怎么能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他在历史上对党和军队的发展、战斗力提高,起过积极作用,后来他对党、国家和军队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两方面都写明确,不含糊,才符合历史事实。

正直的人,都是相似的啊。曾经受到对方无端打击,在有机会还击的时候却仍能保持客观,难得!难得!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