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故乡凤阳的人跟着他享福了吗?

绮山丽水清欢 2024-12-31 16:08:54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朱元璋的一生,像是一出从泥泞中爬出的传奇戏剧。

他从一无所有的乞儿,走到开创明朝的皇帝,背后故事跌宕起伏。

但要说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莫过于他对故乡凤阳的那些“恩情”了。

从衣锦还乡时的风风光光,到大明朝后期凤阳的凋敝荒凉,这段历史背后藏着许多复杂的因果。

话说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刚刚收复凤阳,当时的他还只是吴王,天下格局却已渐渐明朗。

战乱多年,凤阳的村庄只剩下二十几户人家。

朱元璋衣锦还乡,这可是时隔十三年的第一次,他心里憋着一股劲儿,觉得一定得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

这些老乡当年看着朱重八是个穷苦孩子,如今看见他披着大红袍,何止惊讶,简直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朱元璋倒没有摆架子,他设宴款待老乡们,每户人家分了钱财布料,还大手一挥,直接赏了每户几十顷土地,免了赋税。

有人说,这二十几户人一下子从穷人变成了地主,日子过得比城里的富户还滋润。

但朱元璋的“恩情”,显然不止于此。

他后来当了皇帝,翻看汉高祖刘邦的传记,发现刘邦对老家的丰沛二县免了赋税和徭役,便立刻下了一道圣旨,也要让凤阳的老百姓永远不用交税。

不过,这里有个“但书”:只有“老凤阳人”能享受这待遇,后来的新移民不算。

朱元璋一边摆出仁义皇帝的样子,一边又划清界限,显然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其实,朱元璋对故乡的感情,不只是简单的“报答”。

他为父母建陵墓的那件事,就能看出他的复杂心思。

当年,他穷得连父母的葬礼都办不体面,这事成了他心里的一根刺。

等到当了吴王,他决定为父母重新选块风水宝地。

可朝臣们却不领情,劝他不要轻易改葬,说现在的位置就是“天命所归”。

朱元璋听了,虽有些不甘,但还是选择妥协,只在原地加高了封土,正式将这里封为明朝皇室祖陵。

他还特意挑了两位故人后代来看陵:一位是当年让出土地安葬他父母的刘继祖的儿子,另一位是救过他性命的汪大娘的孩子。

朱元璋不仅给了他们高官厚禄,还让这两家后代世世代代守护皇陵。

朱元璋的这份“投桃报李”,倒是显得格外有温度。

朱元璋的“凤阳情结”却逐渐走向了“强迫症”。

明朝建立后,他开始筹划迁都凤阳,甚至不顾大臣们的百般反对,决定在这里修建中都。

工程浩大,百万民工开山挖土,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最终建成了一座规模堪比北京故宫的宫殿。

但这座宫殿却从未真正被启用。

朱元璋在验收工程时,发现工匠们因为劳累过度心怀怨气,甚至偷偷搞了厌胜之术。

他一怒之下杀了这些工匠,却也因此对这座宫殿心生忌讳,彻底放弃了迁都凤阳的念头。

虽说凤阳没能成为首都,但朱元璋对故乡的建设却没有停下。

他大规模移民,从江南迁来几十万人,开垦荒田,修建水利,铺设驿道,还让皇子和功臣们在凤阳驻扎练兵。

有人说,凤阳一度变得繁荣富庶,商贾云集,比起朱元璋小时候的光景,简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繁荣却是脆弱的。

凤阳本身资源匮乏,强行迁来的几十万人口让这里的土地过度开垦,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到了明朝后期,凤阳的田地不是旱灾就是水患,逐渐沦为一片荒凉之地。

曾经的繁华只剩下一个空壳。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末的凤阳百姓唱着这样的歌谣,背井离乡,四处逃荒。

而朱元璋当年为凤阳付出的心血和努力,也终究被时间冲刷得无影无踪。

有人说,朱元璋对凤阳的感情,像是一场夹杂着歉疚、执念和雄心的复杂梦境。

他的初衷是好的,想让故乡摆脱贫困,想让老乡们过上富足的日子。

但他用力过猛,反而让凤阳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负担。

或许,他一生都在试图弥补过去的遗憾,却没想到,历史的车轮早已驶向了他无法掌控的方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