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李校长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刺眼地亮着。他盯着那条短信,手指发抖:‘省教育厅检查组已出发,3小时后抵达你校。’”
——这是2024年县域高中“抢人大战”的惊险一幕。

教育部昨日数据掀起轩然大波:全国35所县城重点高中清北录取人数首次超过省会名校,河北某县中更以27人碾压省重点的19人。
“这不是逆袭,是掠夺。”省城重点高中校长在匿名采访中咬牙说道。
第一层:暗战——被“绑架”的尖子生
时间线:2023年9月
“您儿子在省城只能排年级200名,但我们保证他进清华!”
——这是张家口家长王霞接到某县中招生办主任的电话。她儿子在省重点高中挣扎三年,却在这所县城中学的“靶向培养协议”里看到曙光。
核心证据:记者获得的《特招培养协议》显示:

条款1:签约即获50万奖学金(分本科、硕士、博士三期发放)
条款2:高二结束仍未进年级前10名,自动转入“竞赛保送通道”
条款3:学籍挂靠县中,实际仍在省城借读(规避跨区招生禁令)
“我们这叫‘错位竞争’。”该县中副校长在酒局上吐真言:“省城筛剩下的‘次等学霸’,到我们这就是清北苗子!”
第二层:黑箱——竞赛保送的灰色链条
时间线:2024年3月
深夜的化学实验室里,17岁的陈浩正在配制一份“神秘试剂”——这不是高考实验题,而是某985大学自主招生考题的泄露版。
他的父亲掏空家底支付了28万“竞赛包过费”,换得县中与**“金牌教练团队”**的绑定服务。这些教练真实身份,是省会名校退休教师组建的“地下培训队”。
数据佐证:
2024年全国化学竞赛省一获奖者中,县城高中占比从12%飙升至41%
某培训机构内部文件标注:“贫困县指标溢价15%,可操作空间更大”
“他们甚至能修改实验数据。”一位匿名评审透露:“去年某县中提交的燃料电池效率高达92%,比清华实验室还高8个百分点。”

第三层:反杀——省城名校的绝地反击
时间线:2024年5月
当衡水某县中校长在庆功宴上畅饮茅台时,一封举报信正飞向教育部——省城四大名校联名指控县中“违规跨区招生”。
记者获得的执法记录仪影像显示:检查组在某县中机房发现全省中考前500名学生追踪系统,红色标记的正是被重点“策反”对象。
“这是全省教育系统的癌细胞!”检查组负责人怒摔档案。但暗访录音却暴露另一面:“你们县中今年给地方财政多挣了2个亿教育拨款,有些事就当没看见吧。”
结尾引爆
教育学者张立宪痛心疾首:“当寒门贵子需要靠‘偷’才能出头,这比阶层固化更可怕!”
那些被百万奖学金砸懵的家长不会知道,他们签下的协议里藏着一行小字:“若学生高考失利,奖学金需连本带息返还。”而那些真正出身寒门的孩子,早在“掐尖大战”开始前就被排除在游戏之外。

“当教育沦为生意,谁是真正的输家?”
【你的家乡有“超级县中”吗?点击生成教育公平指数】
【转发本文至家族群,警惕“保送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