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铁幕下的“小猎犬”,一枚导弹如何改写舰队防空史

Nico带鱼 2025-04-16 10:53:03

1956年某晨,美海军“波士顿”号巡洋舰甲板上,水兵围绕13米长的SAM-N-7“小猎犬”导弹。导弹似被缚恶犬,在发射架上焦躁颤动。

舰长下令后,舰载导弹猛然挣脱束缚直冲天际,于40公里外摧毁靶机。此为人类史上首次舰载导弹实战拦截,自此大洋防空战告别高射炮与飞行员的生死较量。

“钢铁猎犬”源自二战末绝望时刻。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神风特攻队重创美军舰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应五角大楼之急,提出导弹配冲压发动机。1948年,CTV-N-8验证弹首超音速,音爆震碎观测站咖啡杯。

“小猎犬”导弹的制导系统是其强项。BW-0型靠舰载雷达波束引导,如猫追光。工程师称其难控,易受干扰。1954年测试中,导弹误击友舰未遂,因操作员未关商船无线电。

1956年服役的BT-3型导弹革新设计,控制翼移置尾部,实现空中“眼镜蛇机动”。演习中,它3秒内180度急转追击图-16,过载达15G,如同飞行员连转五圈过山车。

苏联间谍获取残骸后,发现控制翼铰链竟是缝纫机零件改制,克格勃头子怒斥:“美国以针线活侮辱我们!”实则这是美军工厂的应急措施,正规零件正进行耐腐测试。

BT-3A核弹头版最为魔性,搭载千吨当量W-45核弹头,堪称海上移动“微型末日”。水兵私下称其为“同归于尽弹”,舰上引爆,两公里内生灵难逃辐射变异。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USS“莱希”号巡洋舰曾锁定苏联货船。舰长回忆称,当时他离毁灭人类仅两厘米之遥。辐射监测仪报警后,才发现是厨房微波炉未关,险些引发热战。

“小猎犬”进化史是冷战科技狂想。1963年HT-3型配雷达导引头,追踪如猎犬嗅血。越战中创75公里超视距击杀。RIM-2F型反空又反舰,演习炸毁舰洞,将军惊叹为“舰船开罐器”。

光鲜背后尽是辛酸。早期电子管设备脆弱如林黛玉,湿热致电路板生霉。维护导弹如做耳科手术,难度极大。1960年,“好人理查德”号航母扳手掉落致导弹泄漏,官兵紧急逃生。事后建议工具系绳防丢。

这款导弹体型庞大,8米弹体使巡洋舰成军火库,甲板下发射井密布如蜂巢。装填13吨导弹风险高,风浪中易失控。老兵惧其如拆炸弹,一次演习中导弹被卡,原是海鸥筑巢导轨。

“小猎犬”退役具戏剧性。1982年马岛战争,英国海军无法拦截阿根廷“飞鱼”导弹。美国将军庆幸已退役“小猎犬”。原因是零件供应商转型造洗衣机,最后零件疑从废品站回收。

防空霸主已退役,成为科技进化注脚。但“小猎犬”遗产延续,波束制导催生“标准”导弹家族,冲压发动机技术助力超音速导弹,其装填方式亦启发垂直发射系统。

1989年,最后一枚“小猎犬”导弹退役,美国老兵自发举办“海上葬礼”,将导弹零件熔铸成纪念章,背面铭刻:“1956-1989,捍卫33国领空。”

0 阅读:0

Nico带鱼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