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坐拥北京13套房子,7个孩子6个都不肯给她养老,大女儿直言:不敢养

菊姐来说育儿 2025-03-15 11:55:40

在北京,八旬老太方秀琴与丈夫辛苦打拼攒下 13 套房产,秉持 “养儿防老” 将 12 套分给四个儿子。可命运残酷,丈夫、大儿子和大女儿相继离世,83 岁的她又中风瘫痪,此时,子女们的表现却令人寒心。

01

13 套房的 “馈赠”,养儿防老梦碎

在北京的繁华背后,八旬老太方秀琴和丈夫曾怀揣对子女的期许奋力打拼,攒下 13 套房产。秉持 “养儿防老” 的传统观念,他们将 12 套房子平分给四个儿子,自己留一套自住,期待晚年被亲情环绕。

然而命运弄人,方秀琴的丈夫因长期劳累,六十多岁时被病魔夺去生命,她的世界瞬间崩塌。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大儿子和大女儿也相继因病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她迅速衰老。

但方秀琴骨子里坚强,即便生活重创,仍想着帮子女分担,哪怕只是带带孩子。可命运仍未放过她,2010 年,83 岁的她突发中风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

曾经为家庭操劳半生的她,如今成了弱者。此时,那些被她寄予厚望的子女,又会如何对待她呢?

02

轮流赡养,“接力棒” 的断裂

起初,三个儿子按约定轮流照顾方秀琴,每人每月,一切看似顺利。但随着方秀琴病情加重,老年痴呆让她需全天有人陪伴,还大小便失禁,照顾难度倍增。

方秀琴最宠爱的小儿子性格自私,嫌弃母亲又脏又麻烦,率先拒绝照顾,把母亲当成烫手山芋扔在一旁。老二见老四轻易逃脱责任,心里不平衡,也撂挑子不干了。

好在三儿子贾福孝顺,看到两个兄弟如此不顾亲情,他和妻子毫不犹豫将母亲接回家,这一照顾就是四年。四年里,他们全心付出、关怀备至且毫无怨言。可他们的付出,非但没换来其他兄弟姐妹的感激,反倒引来了无端猜忌和诋毁。

03

“不敢养” 背后的风俗与私心

88 岁的方秀琴,子女众多却无人赡养,无奈之下,小女儿贾青娥向媒体求助。六女儿生活优渥,却以 “老人不能死在女儿家,否则儿子不尽孝” 的风俗为由拒绝赡养母亲。

实际上,方秀琴重男轻女,当初分配房产时女儿们一无所获,这或许是六女儿拒绝的真正原因。

三个儿子也各有借口,有的称身体不好,有的抱怨经济条件差,还有的说家庭琐事多。可他们早已坐拥母亲分配的多套北京房产,价值不菲。

多次沟通无果后,三儿子贾福将其他子女告上法庭。法律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最终,法院判决其他子女承担赡养责任,定期支付赡养费并给予生活照顾。

然而,判决执行困难重重。其他子女阳奉阴违,亲情裂痕难以修复,贾福看着这一切,满心无奈与悲哀,不明白曾经亲密的一家人为何走到这步田地。

04

反思

在媒体关注和相关部门协调下,方秀琴的赡养风波暂告一段落。二儿子提供空置房间,子女们按约定轮流照顾她。

老人自住房拆迁,考虑贾青娥经济状况差,她获大部分拆迁款,三个已有房产的儿子未参与分配,子女们在众人见证下签订赡养责任书。

方秀琴生活回归平静,但此事在社会引发的热议却未平息。它映照出家庭关系的复杂及赡养背后的诸多问题。重男轻女观念在家庭留下伤痕,房产分配不均成矛盾导火索,自私冷漠更让亲情在利益博弈中脆弱不堪。

我们不禁思考:赡养老人是法律强制还是道德自觉?追求物质利益时,我们是否已忘却珍贵亲情?方秀琴的遭遇应成为警示,让更多人明白父母养育之恩重如泰山,不要等到 “子欲养而亲不待” 才追悔莫及 。

0 阅读:1

菊姐来说育儿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