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带怀着忠义之心,屡屡想向幽王进谏,未得其便

萧家的老大 2024-10-18 14:54:33

赵叔带怀着忠义之心,屡屡想向幽王进谏,未得其便

周宣王去世后,姜王后因太过悲伤,没有过多久,也便去世。而周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还在守孝之时,便狎昵群小,饮酒食肉,全无哀戚之心。

自姜王后去世,越发毫无忌惮,不仅耽于声色,且不理朝政。申侯因屡谏不听,便退归申国去了。也是西周气数将尽,尹吉甫、召虎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周幽王另用虢公、祭公与尹吉甫之子尹球,并列三公。而这三人皆是谗诌面谀,贪位慕禄之辈,惟有迎合幽王所有欲望,而逢迎不暇。其时,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君子,幽王却不加信用。

一日,周幽王视朝,歧山守臣申奏:“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周幽王却笑着说:“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遂退朝还宫。

太史伯阳父,拉着大夫赵叔带的手,感叹道:“三川,发源于歧山,怎可震动?当年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歧山是周王发迹之地,此山一崩,西周怎能无恙?”赵叔带说:“若国家有变,当在何时?”伯阳父屈指一算,说:“不出十年之内。”赵叔带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伯阳父说:“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十者,数之盈也。”赵叔带说:“天子不恤国政,任用佞臣,我的职责是向天子反映问题,一定会尽臣子的节操劝谏天子。”伯阳父说:“但恐言而无益。”二人私语多时,早有人报知虢公、祭公。二公恐赵叔带进谏,说破他们的奸佞;便直入深宫,将伯阳父与赵叔带私相议论之语,向幽王告密,说他们谤毁朝廷,妖言惑众。周幽王却说:“愚人妄说国政,如野田泄气,何足听哉!”

赵叔带怀着忠义之心,屡屡想向幽王进谏,未得其便。又过了数日,歧山守臣又有表章申奏说:“三川俱竭,歧山复崩,压坏民居无数。”周幽王全然不管不顾,却命令左右访求美色,以充实后宫,赵叔带便上表,谏曰:“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样之兆。况歧山为王业的基础,一旦崩颓,决非小事。今请君王勤政恤民,求贤辅政,还有希望消弭天变。怎能不访贤才而访美女呢?”

虢石父上奏,说:“国朝丰镐,千秋万岁。歧山如已弃之履,有何关系?赵叔带很久就有怠慢君王之心,如今借故谤讪,望吾王详察。”幽王曰:“石父之言是也。”遂将赵叔带免官,赶回乡下老家。

赵叔带感叹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我不忍心坐见西周有‘麦秀’之歌。”于是,携家竟往晋国。

这样,赵叔带就成为晋国大夫赵氏之祖,赵衰、赵盾就是他的后裔。后来,赵氏与韩氏三分晋国,列为诸侯。此是后话。

大夫褒晌,是从褒城来都城的,听说忠臣赵叔带被驱逐,急忙入朝进谏:“君王不畏天变,黜逐贤臣,恐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幽玉大怒,命囚褒晌于狱中。自此,谏净路绝,贤豪解体。

后人有诗叹曰:“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本篇完)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