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备受关注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将正式投运。2月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前“探班”T5航站楼,一起看看它会带给旅客哪些新鲜体验……
阔气
拥有224个人工自助可转换值机柜台
112个国际值机人工柜台
据悉,T5航站楼由中建西北院张锦秋院士和中国建筑院崔恺院士共同参与设计,整体设计理念源于古长安城的规划格局及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建筑意向,打造“长安盛殿、丝路新港”。
走进建筑面积达70万平方米的浩大的T5航站楼,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视野开阔、恢宏大气,透亮的玻璃穹顶下,各类标识清晰有序,古典韵味和现代科技感交相辉映,共同呈现了一个美轮美奂的“长安盛殿”。
虽然还未正式启用,航站楼内已是人来人往,各个系统的工作人员都在进行最后的测试、调整,等待投运时旅客们的正式检验。为了力保顺利投用,此前机场已开展国际和国内旅客进出港全流程综合演练。1月21日,还组织了投运前最大规模的综合压力测试演练,1175名模拟旅客沉浸式提前体验全新升级的T5航站楼。目前,机场已进入投运前的紧张时刻。
在西安机场公司投运办航站区规划建设高级主管宋雨洁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了T5航站楼三层出发大厅的值机区,与以往不同的是,值机柜台旁的行李托运设备更加人性化。“传送带位置很低,距离地面只有5厘米,放行李箱很方便,不用抬起箱子费劲地往上放了。”宋雨洁介绍说。值机柜台旁,还摆放着一堆行李箱,用于进行托运设备的压力测试。
据了解,航站楼出发大厅建设了224个人工、自助可转换使用的值机柜台,设置了112个国际值机人工柜台。
环保
旧跑道再生利用
航站楼内铺装了约3000平方米“跑道石”
离开值机柜台后,光亮的地板上出现了一条分界线,两侧深浅不一。“深色的地面用的是跑道石,是将拆旧跑道所产生的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宋雨洁介绍说,T5航站楼对原有的停机坪跑道混凝土进行深度加工再利用,形成了特有的“跑道石”地面。民航跑道通常选取高标准的混凝土,进行再生利用后,大约55%的废弃跑道混凝土被分类二次加工,作为混凝土装饰板、仿石路沿石等用于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在T5航站楼楼内,就铺装了约3000平方米,其他区域如飞行区内排水沟、挡土墙铺砌了3.5万平方米,未来还会在还会在场区道路路边、景观区、室外广场等区域广泛铺装,实现变废为宝,践行“绿色机场”理念。
继续前行,墙上百米长卷《终南景色》十分吸睛,多位艺术家创作出百米长卷《终南景色秀 五岳共朝晖》,全图高4米,长106米,观图可饱览秦岭秀色。
高效
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
换乘便捷无证通关
据介绍,T5航站楼比现有的3个航站楼总面积大2倍多,T5航站楼采用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功能流程组织,实现国内、国际始发旅客同层出发,无需楼层转换,大大提升旅客舒适度。
旅客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不超过600米,步行时间仅需不到8分钟,旅客换乘中心也与航站楼无缝衔接,两层连通,换乘便捷。
国内旅客在航站楼进门闸机处采集人脸信息,与身份证一一对应,进入航站楼后值机、托运、安检验证、登记均可利用人脸信息实现无证通关。智能服务机器人、无障碍标识、智能洗手间等,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体验。
航站楼内出发办票大厅、出发候机大厅等均为高大空间,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设置“地板辐射供冷供热+置换下送风+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空调末端系统,既保证人员区域的舒适度,又达到节能的目的。
智能规划最高效路线,规避拥堵点和故障点,行李全流程安全、可溯、智能、快捷,行李系统规模、模式中国首例,设计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独立托盘行李小车系统,运输速度可达每秒2米,全程最快只需要5分18秒,为旅客提供更精准快速的出行服务。通过矩阵结构,托运行李智能规划最高效路线,规避拥堵点和故障点,尤其对于中转行李,由于不必重新进入离港系统,大大提升了中转行李的准确度和效率;同时通过行李追踪和人包对应技术,确保机场和旅客对托运行李实现全程可视化。可转换行李提取转盘的设计,为机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活性的同时,实现了设施设备的高效利用。
惊艳
“藏”了35栋仿古建筑群还设博物馆
复刻汉唐盛世丝路长安
不看不知道,一看好惊艳。T5航站楼内还“藏”了35栋以铝代木的仿古建筑群,既有庑殿顶、歇山顶等各种古建屋面形制,又有斗拱、飞檐、垂脊等各类装饰构件,配以相得益彰的青石地面与现代化泛光照明,一派唐风古韵,仿若置身大唐盛世。 整体分为3个功能区,中央区域作为文博展示区,包含一个博物馆,以及茯茶文化展示区等,南北两侧作为两舱贵宾区使用。通过把博览、商业、贵宾休息等功能融入其中,创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营造宫殿和市井氛围相融合的长安印象。
这里就是精心打造出的国内机场最大的古建筑商业群,继承古长安城九宫格棋盘式布局,以现代工艺复刻汉唐盛世丝路长安的传统美学。其中的博物馆也是全球机场首家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将集中展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历次建设期间考古发掘的文物,成为西安文化展示的新窗口。
未来
西北地区最大的门户机场
每40秒就有一架飞机抵离
据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陕西省民航发展的头号工程,以2030年为设计目标年,旅客吞吐量按照83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00万吨进行规划设计。作为三期重点工程,T5航站楼开工于2021年7月,是目前西北地区投资规模最大、建筑体量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机场建设工程,与之相配套的 35 万平方米综合交通枢纽等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建设完成,预计2025年2月底投入使用。T5航站楼建成投运后,西安机场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门户机场,将全方位提升综合运营能力,同时为旅客提供更为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有力支撑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整体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西安机场将拥有两个航站区、四条跑道、四座航站楼,能够满足年近60万飞机起降架次需要,日起降近1700架次,意味着每40秒就有一架飞机抵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文 赵彬 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