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历史遗存,绘金陵美景——徐逸山水画线上展

艺周刊 2024-12-07 23:57:01

艺术家简介

徐逸(友志),号逸斋。

1963年出生。南京人。

先后服役于27军80师240团及地炮团。

诗人 画家 篆刻家。

大专学历。文学创作师从裴显声、陈辽;篆刻为胡宗烈、胡宗熙兄弟俩入室弟子。

专长鉴赏傅抱石各个时期山水,首次提出傅抱石散锋皴法源于篆刻并将散锋皴法后期变革称为华山皴,得到众多傅抱石作品研究者关注认可。徐逸同时喜爱雨花石赏评释藏,造诣深厚。

一九九五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作品取材于服役地《太行山》入选江苏省美术馆征集并展出。

二0二一年为青島万晶国际创作五米乘二米五巨作《崂山雄姿》。

二0二二年创作十米乘零点九米长卷《金陵揽胜图》被万晶国际收藏。

前言

寻历史遗存,绘金陵美景。

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起自明朝万历年间,经过几代人的完善,逐渐遴选出的南京市有名的景致,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古“金陵四十八景”曾辉煌一时,但部分景点在城市的发展中消失,有些景点虽然还在,有些景点己是名存实亡,甚至面目全非。四十八景仅此十六景目前尚有迹可循。

金陵四十八景是南京的历史文化地标,源自金陵千百胜景。

为更好的弘扬金陵文化,多次造访旧存,周游山水之间,笔录坊间传闻典故,感慨兴亡之事,探奇揽胜,索隐穷幽,地各为诗,诗各为记,次第汇成。

散锋皴法是傅抱石先生对中国当代绘画史的一个最大的贡献。赭青灰的着色方法又是傅派山水的一个重要渲染展示。

如何打破这种约束?如何引导傅派山水向前发展为更多的人喜欢?徐逸做了尝试。

首先,在用笔方面,以散锋皴法为基础揉加华山皴法以及传统的一些皴法进行创作。

同时对当代的另一大位大师张大千的作品进行探索研究。他的重彩不仅让整个画界震撼,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如何将大千的重彩与傅派的赭青灰结合?

用散锋皴法绘制金陵美景,古法未曾,今人无一。为创作好此条屏,我几乎用半年时间实地寻访,并参照吴门大家文征明侄子文伯仁绘制留存的《金陵十八景》绘制,既保留古典之雅又融入现代之精气。

徐逸谈傅抱石山水

徐逸通过研究傅抱石三个时期的山水作品,发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篆刻,而散锋皴法可能源自于篆刻的技巧。傅抱石的艺术风格经历了多次变革,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传统绘画技巧的深刻理解和对创新的追求。

1. 傅抱石的艺术根源

傅抱石的艺术成就源于他对中国绘画史的深入研究和对传统技巧的掌握,他的灵感来自于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传统的反思。

2. 傅抱石的艺术风格

傅抱石的山水作品中,线条力感、结构磅礴之势、渲染及辅景人物的反衬等元素交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3. 傅抱石的艺术探索

傅抱石一生当中经历过两个反省,第一个反省是他看到了与石涛亦师亦友的梅青的作品,第二个反省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及建立国画院后,走遍中国大川大河以及东欧出访,开始有目的地进行散锋皴法改革。

4. 傅抱石的艺术影响

傅抱石的艺术成就和创新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锋皴法和华山皴法成为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技法。

寻历史遗存,绘金陵美景

——徐逸山水画线上展

▲徐逸 清凉扫叶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叶落又几秋

晨钟待暮鼓

金陵八家一

半亩执敝帚

▲徐逸 燕矶观帆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借引

清代乾隆的《题夏圭山水卷·其二》

观舟来往坐巉岩,风顺张帆逆落帆。

至理不奇人尽识,一经写出迥非凡。

▲徐逸 石城镌梦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亲率大军准备趁月黑风高之时偷袭东吴,当大军战船杀奔途中,遥远的江面上突现一高大而面露狰狞的恶鬼在据守城门,魏国大军顿时吓的慌忙撤退,从此不敢贸然进犯。

此景因长江逐年北移而远离东逝水,保存较为完整。

▲徐逸 牛首烟岚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牛首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牛首山佛禅文化深厚,唐代法融禅师在此开创牛头禅,是佛教牛头禅宗的的开教处与发祥地,从南朝到唐有寺庙30多座,南朝梁代佛教盛行,与清凉山、峨眉山并为圣道场地,是唐代三大道场之一。

南京人春游牛首习俗延续至今。

▲徐逸 紫金俯瞰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登峰阅尽六朝变迁

任凭滚滚东水击岸

▲徐逸 栖霞霜峰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秦朝时期,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途经栖霞山,渡江北归。

南北朝时,山东名士明僧绍结庐摄山(栖霞山),捐宅为寺,名为“栖霞精舍”。他的后代临沂侨县县令明仲璋与栖霞寺住持法度禅师,在栖霞山西峰凿“无量殿”石佛。此后22年间,齐梁王室、贵族捐资凿石造像,建成“千佛崖”。

有了上肩的寒

枫叶红了

层林

尽染

拥抱大地

杏叶如扇

书写人间

善(扇)善(扇)若水

……

▲徐逸 三峦乾拔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唐朝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绝世名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让三山矶声名远扬,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吟诵的游览胜地。三山矶紧靠长江东岸,突出江中,虽然山高只有90多米,方圆约两公里,但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和长江航运的重要咽喉。

▲徐逸 雨花祈福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雨花台得名于一个传说。南朝梁武帝时,佛教盛行,高僧云光法师在此地的高座寺后的山顶设坛讲经,僧侣们围坐左右,讲到精彩处,感动佛祖,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

七彩祥石如雨花

祈福万顺佑华夏

五谷丰登无疾苦

四季分明日月佳

▲徐逸 莫愁泛舟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莫愁湖古称石城湖、横塘,因纪念一位名叫莫愁的女子而改名为莫愁湖。自古便有着“江南第一名胜”“金陵第一名胜”之称,风光旖旎,景色秀丽。

▲徐逸 方山遐嘱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方山是南京地区的死火山之一。明清两代,方山胜景“天印樵歌”分别被列为“金陵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又是

碎影平添

夕阳

余辉

印染了方山

天印还在?

樵歌

只留下

一幅幅水墨

恬静

悠然入了心田……

▲徐逸 鸡鸣禅音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虽然诗中没有直接点明鸡鸣寺,但鸡鸣寺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常被人在提及此诗时联想到。诗中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以及众多寺庙在烟雨中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佛教在南朝的兴盛。

▲徐逸 桃叶古渡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一舟一人一渡口

渐远渐近渐模糊

任由秦淮人若市

十里碧波期日出

桃叶渡,是晋代时侯南京的一个渡口。原名叫清溪渡,后改名为桃叶渡。

晋代王献之娶侍书女童桃花为妻。献之常外出会友无法常相厮守,只好频繁地相会与别离,每次短暂的相聚之后,桃花和王献之都会在清溪渡口依依惜别。为了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桃花在团扇上写了一首《团扇歌”来寄托深情:“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暄暑,相忆莫相忘。"王献之回赠桃叶道:“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以感谢桃叶劳燕奔波的辛苦。后来这首诗广泛流传,人们被他们夫妻间的深情所感动,就将清溪渡改名为桃叶渡,并成为情人依依惜别的代称。

▲徐逸 凤台吟咏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凤凰台,是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文枢中学凤凰台校区附近,于南朝宋元嘉十四年(437年)建造。现仅地名尚存。

李白曾登凤凰台曾作诗二首,分别是《登金陵凤凰台》与《金陵凤凰台置酒》。

▲徐逸 白鹭泽娇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白鹭洲,无论你是不是南京人,去没去过白鹭洲公园,都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千百年来,它一直为文人墨客所追捧,无数诗词佳作里都出现过。白鹭洲,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东南隅,是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该园在明朝永乐年间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故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

▲徐逸 灵谷松云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灵谷寺前身开善寺,始建于南梁天监十四年(515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迁址重建。

松掩六百年古刹

香火祥云岂可绝

▲徐逸 长干之约

设色纸本镜心 90*45cm

长干之约是南京一个著名的典故。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久居南京,一次去庐山拜访慧远大师。当时陶渊明也在庐山。慧远建议谢灵运去见一面,遭到了拒绝,慧远很遗憾。为了促成两位的相见。慧远大师提出了长干之约。陶渊明接受邀约泛舟长江,转到秦淮。来到了聚宝门(今中华门)长干里外,与谢灵运,慧远大师等待陶渊明的到来,留下长干之约传说。

此传说众说纷纭,不做辨析。

▲徐逸 阅江揽胜

设色纸本镜心 180*90cm

阅江楼位于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首,有“江南第一楼”之称。

▲徐逸 幕府雄姿

设色纸本镜心 180*90cm

幕府山横贯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端和栖霞区西端,是一座位于长江南岸边的丘陵山脉,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5.5公里,宽约800米,劳山主峰高190米,是南京城区内最古老的山。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