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庄和曾头市凭什么能让所向披靡的梁山好汉接连败退?

柠檬说历史 2018-10-13 22:52:05

想必大家对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不会太过陌生,毕竟它被作者施耐庵老先生描绘的妙趣横生,十分具有可读性。但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对其中所描述的事情有没有过怀疑?比如梁山好汉一向都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将大宋的官军打的是惨叫连连,闻风丧胆。但区区一个祝家庄却硬生生的打了三遍,小小一个曾头市竟然还将晁天王都折了进去。这一前一后的巨大反差不得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那么作者所描述的情况究竟是不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呢?

根据笔者所搜集、掌握的历史知识来看,这种情况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通过史料的记载,我们发现在北宋时期相当流行一种堡寨,他们就是祝家庄和曾头市的原型。明确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首先,像祝家庄和曾头市这样的堡寨是可以组建强大的武装力量的。众所周知,北宋王朝本就是以兵变起家的。大概是因为由己推人吧,北宋的统治者们从赵匡胤开始就大力压制臣下的武力,在军事上推行强干弱枝的政策,时时刻刻都在防备着臣下及地方军队的造反。但北宋也是一个国度,也需要国防力量来保护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堡寨就应运而生了。“寨之大者周九百步,小者五百步;堡之大者城二百步,小者百余步。”刚一开始的时候,堡寨中驻扎着戍边的士卒,后来渐渐地就发展为军民混用,集生产和戍卫工作于一体。这些堡寨大都扼守着交通要道,保护着北宋国内的安宁。由于在戍边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有的地方上也开始有样学样的建造了不少堡寨。

其次,堡寨之中的头目及防卫人员并非全是流动的官兵,当地的豪强和民兵也不在少数。堡寨由本乡人来防卫驻守,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战斗意志格外的旺盛。“今募土兵,一则强劲凶悍,各护乡土,人自为战;二则识山川道路,堪耐饥寒。”如此一来,祝家庄与曾头市就比梁山多占了太多的先机。

时下朝廷已经将水泊梁山视为了心腹大患,急于剿捕干净,对于能够守土退敌的堡寨出手也是大方的很。凡是能克敌制胜者,皆赐予良田二倾,有马者加予十亩。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朝廷的巨额赏赐之下,自然是惹得祝家庄、曾头市之类红了眼。在梁山大军攻下祝家庄之后,竟查抄出粮食五万余石。由此,足见朝廷的赏赐之重,堡寨的战力之强。

综合这些原因,祝家庄和曾头市敢于叫板梁山水泊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反而觉得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的描绘恰到好处。

感谢观赏!欢迎关注、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互动!

1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