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光是我军里特别出名的战斗英雄,他又聪明又勇猛,多次立下大功,创造了许多让人难忘的战斗故事,留下了好多传奇的战绩。
在山东打鬼子那会儿,说起“陈罗”这俩名字,那真是响亮得很,谁都知道。就连八路军的大本营发电报时,也经常用“陈罗”来代指他们俩。
陈光碰到大麻烦,被踢出了党组织。他托关系找到了老战友罗荣桓,这哥们儿可是跟他一起闯过不少鬼门关的。但当陈光求罗荣桓帮忙说情时,罗荣桓却啥也没说,没给个明确答复。
那么,陈光身上到底经历了啥?这背后有啥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亲密搭档“陈罗”】
陈光和罗荣桓在中央苏区那会儿就认识了,他俩都在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念书,还被分到了同一个系里。
1938年的时候,一一五师的师长林总因为受了重伤,没法再带着队伍往前走了。所以,赶紧找个能顶替他的人,就成了最要紧的事儿。
那时候,一一五师已经“各奔东西”了。副师长聂荣臻正忙着在晋察冀那块根据地搞建设,而徐海东带的三四四旅呢,被划到了八路军总部。这么一来,就只剩下罗荣桓和陈光两位同志了。
情况太急,朱德和彭德怀没时间和中央军委商量,就直接给陈光下了任命书。另一边,毛主席和滕代远也给罗荣桓发出了任命通知。
突然间,两个任务同时摆在了眼前,让人有点纠结。罗荣桓打从加入红军那天起,就一直忙着政治方面的事儿;而陈光呢,跟他正好相反,整天和军事打交道。
他曾经接过林总的班,当上了红一军团的领头人,带领部队打了好几场硬仗,比如快速拿下泸定桥、攻克腊子口这些有名的战斗。
考虑各方面因素后,陈光似乎更合适一些。所以最终决定让陈光来接替林总的位置,当上了代理师长。同时,罗荣桓也被选为了政治委员,跟陈光一起带领一一五师。
在午城和井沟的战斗中,他俩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毛主席的游击打法展现得特别到位。
陈光按照“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的策略,短短五天时间,就用很少的人受伤或牺牲,干掉了上千名敌人。
罗荣桓在政治工作上做得非常顺手,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让陈光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军事指挥中,有了他这个坚强的支撑。
山东这块关键地方,国民党一走,就被日军给占了。大城市还有交通干线,全都没了,落入了日军手里。
老百姓全都盼着八路军早点来,把日本鬼子赶走,让大家伙儿过上安稳日子。毛主席心里也惦记着这事儿,所以他就决定把一一五师调到山东去。
在老百姓心里,陈光和罗荣桓这俩名字,就像绑一块儿似的,“陈罗”简直就像是一个人。
在泰西那块地方,他们带着队伍,打下了樊坝这一仗,赢了个漂亮。紧接着,他们又打下了围里和葛石店这两个地方。
打败反动“红枪会”,清理掉汶河两岸的全部窝点,进展顺利,深得民心,老百姓都亲切地叫他们“救星”。
八路军攻势越来越猛,日军吓得不行,赶紧调来八百多人,还有一百多辆坦克和大炮,对泰西地区展开了疯狂的反扑,企图“扫荡”一切。
陈光被敌人团团围住,他原本打算往西南方向冲出去,但想了想在平原上打仗对自己不利,就临时改了主意,决定往北边的山里跑。
不过,敌人好像早就计划好了,用大量兵力阻拦,咱们部队只好先退到陆房。在这关键时刻,陈光不慌不忙,带着部队耐心等待逃跑的好机会。
打了一天的仗,到了晚上大约十点,瞅准敌人晚上打仗不行,咱们部队就开始分头往外冲。
最终,陆房战斗里,一一五师靠着很少的士兵,干掉了上千敌军,顺利转危为安。
这次打仗,一一五师丢了挺多东西,还有好些骡马也不见了。因为这,有些干部同志就批评了陈光,陈光自己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到了紧要关头,罗荣桓挺身而出,他拿出实实在在的数据,讲了讲陆房战斗里咱们和敌人的伤亡情况,咱们这边只死了伤了300多人,但敌人那边却丢了1300多条命。然后他对大家说道:
我们从山里头搬到了平地上,带的东西太多反而成了拖后腿的。扔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才能在平地上打得更顺手。等以后站稳了脚跟,再重新置办就是了......
罗荣桓说了一番话,让陈光心里特别感动,他也不再怪自己了。那些原本有点不满的同志,听了罗荣桓的话后,也都闭了嘴,没再多说什么。
【梁山绝杀皇族精英】
日本天皇有个亲戚叫长田敏江,他带着一个大队的士兵,硬生生打破了国民党一个整编师的防御线。
1939年夏天7月份,那时候日军里头有个叫长田敏江的,他是第三十二师团的头儿,他负责带人去对付八路军,搞了个“大扫除”行动。
8月1号那天,咱们军队驻地正热闹地搞着“八一”军民大聚会。陈光、罗荣桓和大家伙儿正乐呵着呢,突然,一个侦察兵闯了进来,脸上写满了紧张,带来了个让人震惊的事儿:
长田敏江带着六百名精锐士兵,偷偷地往梁山根据地靠近。陈光心里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股敌人全部消灭,一个都不让他们跑掉。
接着,陈光立刻把队伍召集起来,亲自跑到梁山,对那块地方进行了周密的查看,巧妙安排了兵力。到了第二天中午,等敌军的前头部队刚一进前集,枪声立马就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
长田敏江一听到枪声,第一反应以为是八路军游击队来了,但他没太当回事,还是带着队伍继续往前走。
没想到,在梁山西南那边,长田敏江的部队又一次遭到了猛攻。这下子,他完全没想到,只能一边匆忙应战,一边往独山庄方向撤退,场面乱成一锅粥。
我们军队哪会轻易放过这么好的机会,马上抓住机会继续打,把日军死死地困在了独山庄里。
其实,长田敏江压根没察觉到,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火器装备上,他都握着压倒性的上风。
然而,因为他错误地估计了局面,觉得碰上了八路军的大批队伍,所以不敢随便采取行动,同时也没有让手下人尝试冲出去。
从中午打到深更半夜,咱们队伍跟打了鸡血似的,一路猛冲,日军那边呢,是一个接一个地往后退。咱们的战士们那叫一个勇敢,一个接一个地拿下敌人的地盘。一刀一个,日军就跟割韭菜似的,成片成片地倒下。
结果,尽管我方在人数和武器上都处于下风,但还是成功地把敌军的一个加强大队给打垮了,他们的指挥官长田敏江,眼看没希望了,就自己剖腹死了。
这次打仗,因为战术用得特别巧妙,战果也很显著,所以大家都夸它是“经典歼灭战”。
在山东那会儿,陈光指挥队伍打了一连串胜仗,把山东的抗日根据地给扎得更稳,还往大里扩了不少。
一一五师跟山东纵队意见不合,这让山东根据地一直没能有个统一的头儿来带领。
毛主席经过一番仔细琢磨,打算给山东那边的“带头团队”换个新面貌。在挑谁来当山东根据地的头头时,他心里头盘算过四个人:朱瑞、黎玉、陈光,还有罗荣桓。
朱瑞虽然是学军事指挥出身,但他一直在搞政治工作,这方面经验挺丰富,不过在军事指挥上的本事还没怎么显露出来;黎玉呢,资历上稍微差点儿,让大家信服他有点难。
陈光在军队里是个猛将,打仗是把好手,可就是性子急,有时候不太能听得进别人的话。
比起来,罗荣桓这个人挺稳重,做起事来让人放心,他在政治上老练得很,而且在打仗的过程中,慢慢磨练出了挺厉害的军事指挥本事。只不过,他在军事上的活跃时间不算太长。
毛主席在陈光和罗荣桓两人之间考虑了好久。后来,他和彭德怀等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拍板决定,让罗荣桓去当山东的一把手。
山东军区建立起来后,罗荣桓就被选为了军区的一把手,还兼着一一五师政委和临时师长的职务,这样一来,陈光就不再代理师长了。
1943年那会儿,陈光收到了组织上的消息,让他去延安进一步学习。要走的那天,他跟大伙说:
事实证明,罗荣桓同志的那个决定真没错,我走了以后,大家伙儿可得继续努力干好手头的工作啊。
【一代悍将的迷局人生】
抗战结束后,国内情况大变,陈光就被派到了东北去带兵打仗。在东北的那几年,他参与了好多场战斗,比如三下江南、焦家岭和城子予这些战役,都是他指挥的。
1950年1月份,陈光收到了调动的命令,让他去广州当广东军区的副头头。他心里头那个高兴啊,盼着新工作能带来新气象。但没想到,由于对规矩不太了解,陈光一不小心就踩过了界,违反了纪律。
上任后,陈光立马和叶剑英军区司令一起动手整治社会治安,稳住市场物价。他们搞的那些办法,老百姓都非常满意。
战场上,他犹如一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官,擅长制定周密的计划,赢得一次次胜利;然而,一到城市管理这块地盘,他就好像失去了往日的从容,碰到难题时,他的解决办法显得有些简单粗暴,不够周全。
比如说,他没跟上面打招呼,就自己带着烈士的娃和年轻人们跑到广州去开了个培训班。这么做虽然是出于好心,但却没把组织的规矩当回事儿。
比如说,他没遵守干部管理的那些规矩,私自让跟着他的亲戚朋友去策反海南岛的国民党军队,还大胆派人跑到香港去搞活动。要知道,那时候港澳台情报工作管得可严了,他这么做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
陈光干的这些事,虽然心里头是好意,但因为没想周全,把事情办得过于草率了。而且,他也没和叶剑英好好商量,这样一来二去,两个人之间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叶剑英好几次试着跟陈光好好聊聊,想让他明白自己做错了,但陈光就是不听劝,俩人的谈话最后总是不欢而散。
后来,广东军区的领导层也掺和了进来,他们想通过聊聊天的方式,让陈光明白自己哪里做得不对。但可惜的是,陈光又一次表现得非常不情愿,根本没有好好听进去别人的意见。
为了严明党的纪律,上级决定对陈光采取严厉措施,把他的职务给撤了,同时也把他开除出党。
那段时间,中央纪委明确说了,要是陈光能爽快认错,并且真心实意去改,那他还有可能留在党内继续干。要是不这样,那就是自己跟党和人民划清界限了。
不过,陈光一直固执己见,就是不肯听组织的安排,到最后,他的党籍也被开除了。那时候,陈光还让人帮忙找罗荣桓,想着能跟毛主席说说自己的事儿。
但是,罗荣桓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简单地说:组织会有决定的。结果,陈光在1954年6月选择了用一种极端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满满的遗憾。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像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这样的老一辈同志,好几位一起写了一封信,要求再次好好查一查陈光的那个案子。
最终,经过不少人的共同努力,复查小组觉得之前给陈光的处分有点过了,定的错误性质也过于严重。所以在1988年4月,陈光身上那顶“反党”的帽子总算是被拿掉了,他的党籍也重新恢复了。
【结语】
说起陈光这事儿,真让人琢磨:要是当年陈光在政治上能混得更好点,说不定就能躲过那场让人心疼的悲剧,不是吗?
历史没法重来,但它给咱们后人留下了好多深刻的经验和不断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