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帅何惜弃子,远虑不见身害

寒涧生辉无花寒 2024-08-04 08:32:35

政治斗争里,最无关紧要的就是人命。

“晁错”的“晁”字,是古姓,本是“朝”的替代,上面的“日”是太阳,下面的“兆”其一意是坟墓,可以看成阳光下的坟墓,这样看来,“晁错”二字岂不表示光天化日之下杀错了人,所以说起名很重要!

此为戏言。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呢?

刘邦一统天下,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文帝刘恒继位,和后来的景帝刘启共创“文景之治”。汉景帝是文帝的长子,时,文帝很是嘉许晁错的才干,先是任其为太子舍人,然后提拔为太子家令,太子刘启非常喜欢和信任晁错,誉之为“智囊”。

早在高祖时代,刘邦鉴于异姓王忠诚度堪忧,大力提拔同姓王。可他不知道,亲属这条纽带其实是很脆弱的,到汉景帝时期,各路诸侯的血缘关系就已经稀释,他们思考问题的大局观甚至不如一个忠诚的异姓臣子。

诛杀晁错的外因是“八王之乱”,内部直接原因是袁盎。

归根结底是汉景帝拍的板儿。

晁错师从荀况的学生张苍,学的是先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法家主张性本恶,强调法律的作用,晁错也是以冷峻的面目出现,严厉、刚直、苛刻、狠辣、执着、倔强、无情、激进。紧弦易断,过刚易折,他们这批人,生存哲学的分数都不算太高。

晁错的观点一点儿毛病都没有,他觉得太子应该了解术数,跟老板能看懂财务三表一个意思;主张“以蛮夷改蛮夷”,兵精刀利将良善攻;鼓励移民实边,打造缓冲地带;改革法令,削藩集权,晁错本身就能言善辩,善于分析,处处透露出真知灼见,文帝把接班人刘启托付给他,景帝更是对他言听计从,信任有加。

但是杀他的正是汉景帝刘启。

我们前文说过,因为性格关系,晁错的同事关系并不好,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车骑将军周亚夫和他的关系都不咋地,尤其是袁盎和他,几乎成了仇人。这个袁盎,做过吴王刘濞的丞相,晁错做御史大夫的时候,曾经派人调查,说是袁盎曾经接受过吴王贿赂,说的有鼻子有眼儿,证据确凿,依法应该处以死刑。幸亏景帝宽仁,下令赦免,只是把他贬为平民。这晁错和袁盎的梁子可就算是结下了。其实在此之前,他们就不对付,甚至达到了对面不相逢的地步,有你在我走;有我在,你走。说不清具体原因,我就是看你不顺眼。

“八国之乱”之后,晁错又想趁机杀了袁盎,下属不赞成,这就有点公报私仇的意思了,其实如果晁错真杀了袁盎,也就一了百了,后期他的命运或许还有变数,偏偏这会儿他又不决绝了。

袁盎听说晁错要杀自己,吓得睡不着觉,干脆狗急跳墙,连夜去找窦婴,窦婴引见他见到汉景帝,袁盎就提出“今计独斩错”的馊主意。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反意已萌,他们能自己铸钱,自己建立小朝廷,自己笼络人心,自己贩卖盐铁通商,成立自己的家军,建立全国间谍网,等等等等,早在刘启当太子的时候一棋盘打死刘濞嚣张儿子的时候就已经仇恨深种。“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不过是一个口号,袁盎神秘兮兮出的主意不过是一个腐儒的一厢情愿,臭不可闻。

晁错强行削藩是一个导火索,不反就没机会了!从朝廷长远考虑,削藩集权势在必行,晁错的削藩策提出了这一行动的必要性,但他没论及可行性,没有提出具备可行性的操作方案,没考虑周全,对各个藩王的震荡没做充足的思想准备,大事临头,手足无措。苏轼在《晁错论》里明确地说:“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

面对八国作乱,天下动荡,“智囊”晁错的主意是让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都,他把皇帝推到最前线去冒险,自己却缩在后面,汉景帝彼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偏偏他又说不出。我想,晁错伟岸形象在刘启心目中崩塌就是在这个时候。

汉景帝的想法是什么呢?他既要考虑反叛诸王的平息,又要考虑没造反的各个藩镇是不是老实,还要照顾朝中平叛的大臣的斗志和心理动态。晁错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绝望自杀,如今局势如水火,半个回天的主意都没有,还要把自己推到前线,杀他以安朝臣,抽空叛贼的口实,让周亚夫等大臣团结一致抵御敌人,又何乐而不为?

政治家考虑事情总是面面俱到,唯独不会介意任何一个人的生命。

晁错还蒙在鼓里,中尉骗他到朝堂议事,车行到长安东市,就被一刀砍成两段,一半可去御敌,一半留守京都,汉景帝刘启不用出宫了。

在许昌市烈士陵园的西北角,有一个圆形土丘,高十米,据说是晁错墓,里面埋着他那两半截身体,墓志铭有云“公讳错,颖川人,才大而气雄,早受知遇,临事敢言,史称为峭直深刻,以此受戮然,当时冤之……”

晁错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但是他终究捅破了藩王割据这一毒瘤,周亚夫这场仗是迟早都要打的,早打早省心。

汉景帝舍车保帅,去掉一块大心病,再也不用挥舞棋盘去亲自砸死纨绔子弟了,省的迸溅一身的血。

0 阅读:1

寒涧生辉无花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