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权贵的“内斗”,已经给普京敲响了警钟?
2025年4月,克里姆林宫的高墙背后暗流涌动。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向莫斯科法院递出一纸诉状,要求将俄罗斯第二大机场——多莫杰多沃机场收归国有。这场看似普通的资产争夺战,却撕开了俄高层权贵内斗的冰山一角。
寡头的生存游戏
卡门史奇克,这位掌控机场近三十年的亿万富翁,在2024年收到政府“赠送25%股份”的提议时,毫不犹豫地说了“不”。这位老牌寡头深谙游戏规则——拒绝背后,是错综复杂的派系较量。果然,三个月后,克拉斯诺夫以“勾结西方”的罪名发起指控,而这顶帽子扣在持有外国护照的俄罗斯寡头头上,就像给北极熊贴标签般荒谬。
总检察长的底气来自两位重量级人物:普京的大学同学巴斯特雷金,以及总统办公厅前副主任谢钦。这两位“隐形操盘手”的介入,让这场争夺战升级为权力核心的博弈。更耐人寻味的是,被查封企业的接盘者罗滕伯格,正是与普京自幼练柔道的发小。知情人士透露,这种“左手查封右手收购”的戏码,已成为某些权贵的致富密码。
普京的战争迷雾
当卡门史奇克托人向普京陈情时,得到的回应却令人错愕。总统办公室抛出的“挪用180亿跑道资金”指控,被反驳为“跑道管理权根本不在企业手中”。这场鸡同鸭讲的对话暴露了关键问题——安全部门递交给普京的报告,可能已被权力斗争扭曲。
克宫内部人士直言:“现在总统眼里只有战场地图。”数据显示,俄总检察院三年来已对85家企业启动国有化程序,2.4万亿卢布资产改换门庭。但这场饕餮盛宴背后,中小企业主正沦为待宰羔羊。有商人苦笑着比喻:“我们就像西伯利亚的松鼠,既要囤粮过冬,又要提防猎人的枪口。”
表面上看,俄罗斯2024年GDP增速超越多数欧洲国家,但揭开光鲜外衣,通胀率已飙升至9.5%,黄油货架甚至需要上锁防盗。更棘手的是,160万劳动力缺口让企业主夜不能寐,而前线的惨烈伤亡让用工荒雪上加霜。
西方制裁的重锤下,能源巨头Gazprom出现25年来首次亏损,影子舰队油轮被困全球港口。曾经引以为傲的“转向东方”战略,正被中印寻找替代能源的动作动摇根基。就像莫斯科河上的浮冰,看似坚固的冰面下,暗涌正在撕裂整个结构。
历史的回旋镖
回望叶利钦时代,七大寡头扶植总统的往事仍历历在目。如今的权贵们似乎忘了,当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在监狱度过的十年,正是普京重塑权力格局的铁证。不同的是,新寡头们学会了披着合规外衣蚕食利益,而战争机器的轰鸣声,恰好掩盖了这些暗箱操作。
观察家们注意到一个危险信号:2024年俄预算赤字仅占GDP1.7%,但国家福利基金已缩水至5.79万亿卢布。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平衡术,让人想起苏联解体前的最后狂欢。正如退休银行职员瓦西里在茶馆的感慨:“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卢布变废纸,现在闻到相似的味道。”
克里姆林宫的钟摆仍在战争与经济间摇晃,但权贵们的刀光剑影已划破平静表象。当普京专注于地缘棋局时,他或许该听听市井的声音——面包店老板娘安娜最近总抱怨:“面粉价格每周都在变,可我们的养老金调整还要等来年二月。”这些琐碎的民生痛点,正汇聚成动摇国本的潜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