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境内的八大蚯蚓

飘零的萌宠 2025-01-25 05:34:35
每逢夏季,尤其是雨后,就会见到一种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的软体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土壤中,每逢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爬出地面,这种看着有点渗人的生物就是蚯蚓。其实,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蚯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做个介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状环毛蚓

又被称为“黑蚯蚓”,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福建地区会经常见到,它们喜欢生活在湿热的土壤中,行动非常缓慢,以土壤中的有机成分为食。它们身体呈圆柱形,长度一般在10-40厘米之间。这种蚯蚓可在医学上用于对抽搐、高血压、关节麻痹等症状的治疗,因此在南方地区有很多家庭会以养殖此物种作为经济来源。而随着环境的日益破坏,野生的参状环毛蚓正在逐渐减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赤子爱胜蚓

又被称为“红蚯蚓”,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蚯蚓,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主要生活在潮湿的杂草堆、垃圾堆、庭院中的废水排放处的土壤下面。这种蚯蚓经过人工培育后,养殖后可比野生增重数十倍,是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蚯蚓种类。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这种蚯蚓不仅对生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已应用到了医学领域,对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有着一定的疗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威廉环毛蚓

其背部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因此又被称为“青蚯蚓”。长度一般在9-25厘米之间。它们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比较怕光、怕热。当气温低于5℃时,会处于休眠状态。它们一般分布在湖北地区以及广大的华北平原地区。在江苏、上海等以此蚯蚓为养殖的农户较多。它们的医用价值非常高,主要用于癫痫、半身不遂、哮喘等方面的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俗环毛蚓

其体长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分布在两湖等地。它们一般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身体湿润且含有粘液,这有利于它们在土壤中开会穿梭。它们在土壤中穿梭时,可增加土壤的透气与疏松度,对改良土壤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时,这种蚯蚓在中医上被称为“地龙”,可用于清热镇惊、归脾、平喘、利尿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星二号蚯蚓

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天津市从日本北海道引进的一种蚯蚓。它们主要以动物的粪便、厨房垃圾为食,且吞食能力较强并且在吞食的过程中可将其中的有机废弃物转换成可用的有机肥料,对生态的的废物再利用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同时它们自身的生长速度很快,且蛋白质成分也比较高,可作为家禽和水产养殖的饲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丝蚯蚓

又被称为“水蚯蚓”“红线虫”,其主要生活在富含有机物且水流相对缓慢的水中。它们繁殖力强且生长迅速。是淡水鱼类的天然饲料。同时经过人工饲养后,也可作为食物用来饲养鱼苗或者观赏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农6号蚯蚓

这种蚯蚓是河北省农科院的专家经过长达6年的时间杂交出的新种类。它们主要以农作物的秸秆、粪便、垃圾为食且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湖红蚯蚓

这是一种由日本赤子爱胜蚯蚓经长期培育演变而来的品种,此品种的蚯蚓虽然个体较小,但体壮肉多,其营养价值高,比较适合大量养殖。太湖红蚯蚓可作为鳝、龟、鳖等特殊水产动物的饵料,另外,将其晒干后研成粉末,可用来作为饲料添加剂来减少鱼粉腥味对特种动物肉质的影响,提升肉质品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

0 阅读:9

飘零的萌宠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