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这位目光深远的领袖,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预见到,外交工作在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英语,作为当时国际交往中的强势语言,是通向广阔外交世界的一把关键钥匙。
于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国际问题秘书应运而生。
在众多的优秀人才中,林克凭借优异的履历走进了毛主席的视线。
他1925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曾经就读于燕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是众人眼中的高材生。
在大二时,他便怀着坚定的信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他在新华社国际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他既是记者也是翻译,这样的多重身份与出色的能力使他成为这个岗位的理想人选。
初次见面,林克怀着紧张而又崇敬的心情,站在毛主席那面前。
毛主席率先打破了略显拘谨的气氛,他以一种极为谦逊的姿态,像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问老师一般,诚恳地恳请林克教自己英语。
林克望着毛主席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的拘谨瞬间消散了不少,他欣然接受了这个请求。
在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的忙碌超乎常人的想象。
新中国的建设千头万绪,他犹如一个旋转不停的陀螺,常常心力交瘁。很多时候,他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休息更是一种奢侈。
然而,就是在这样繁重的事务压力下,毛主席对于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
他每天都会至少抽出一小时来学习英语,这一小时就像是他从繁忙日程中硬挤出来的珍宝。
当事务稍有缓和,他甚至能沉浸在学习中长达七八个小时。
毛主席的学习领域绝不仅仅局限于英语。
他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各种知识。
物理、生物、农业知识等都在他的涉猎范围之内。
他会在闲暇时光翻阅赫胥黎的《天演论》、《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沉浸在威廉斯的《土壤学》、摩尔根的《遗传学》等书籍所构建的知识海洋里。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毛主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
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对发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比如“night”和“light”这样的单词,他总是难以分清。
但毛主席丝毫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不怕犯错,总是积极地开口练习,并且虚心地接受林克的纠正。
毛主席不仅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在对待知识交流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态度。
在与物理学大师钱三强交流时,毛主席从容地表达自己对基本粒子的见解:“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
他的这种见解,并没有因为自己在物理学专业知识上可能不如钱三强先生深厚而有所保留,这种勇敢表达自己观点的态度令人钦佩。
而毛主席的这一见解后来还被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格拉肖引用,并提议命名“毛粒子”。
时光匆匆,林克与毛主席相伴走过了12年的岁月。
然而,毛主席的离去如同一场暴风雨席卷了整个中国大地。
当时,外界流传着许多关于毛主席生活的夸张传言。
那些传言如同阴霾,笼罩在人们对毛主席的记忆之上。
像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保持20天不吃一粒米、长期吃野菜树皮充饥、毛主席穿衣服补丁打到没地方打、毛主席的毛巾十几个洞还用来盖身上、穿着带洞的袜子见外宾还缩脚等说法四处传播。
林克深知这些传言的不实之处,他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了实事求是。
通过了解,他得知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根本没有得浮肿病,虽然长期没吃肉,但营养供给有保障。
毛主席重视形象,在外宾面前会有符合礼仪的要求,如访问苏联时要求将死鱼换成活鱼等。
林克决心将这12年中有价值的事情结合自己的日记与笔记汇编成出版物,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毛主席。
他希望人民群众在热爱毛主席的同时,能够学习毛主席以学习为乐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毛主席留下的精神遗产。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这句话一样,林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那些关于毛主席的传言,让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认识毛主席。
这不仅是对毛主席的尊重,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这种态度和精神,将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散发着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追寻真理,传承伟大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