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追悼会:李讷夫妇出席,解放军抬棺徐行,将军子女满含泪水

枯坐酒前 2024-06-19 14:08:22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2011年5月8日,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解放军抬棺徐行,正中央悬挂着白字黑底的横幅:沉痛悼念李德生同志。

李德生的大儿子李和平,次子李南征以及两个女儿李远征、李优优,都站在一旁泣不成声。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女婿王景清也不顾病体,出席了追悼会现场,向李德生敬献花圈并默哀悼念。

艰苦童年

李德生1916年出生于河南新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家里人多地少,全家老小挤在一间漏风渗雨的茅草屋里,几乎没有什么能遮风避雨的物品。为了填饱肚子,李德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裁缝铺当学徒。

裁缝铺的老板非常吝啬,每天只给李德生两顿饭,且每顿都只是稀薄的米汤。李德生白天从早忙到晚,晚上还要做杂活,忙碌一天下来也吃不上一口饱饭。尽管他手脚麻利、工作认真,但学徒没有工资,李德生没有任何积蓄。最终,他决定辞去这份工作,转而去地主家放牛。尽管地主夫妇尖酸刻薄,但放牛的工作让李德生能在山坡上得到些许自由,获得更多的食物。

1928年,柴山堡地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次年,李德生所在的李家洼村也成立了儿童团。李德生年纪虽小,却非常灵活,对地形熟悉,很快就成为了儿童团的团长。他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团员们站岗放哨,盘查来往的行人并传送情报。

李德生的叔叔李家辉,是他接触红军的关键人物。李德生通过叔叔的引荐,找到了乡里的苏维埃主席兼乡共青团书记。当时,一位红军的营长正好在寻找这位书记联系工作。李德生见到了营长,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营长考验李德生的方式是让他与自己的通信员赛跑。由于对地形的熟悉和年纪小跑得快,李德生很轻松地赢了比赛。于是,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传令兵。

加入红军后,李德生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跟随队伍奔波在各个联络站之间,传递书信和情报。他腿脚灵活,熟悉地形,经常在危险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不久,李德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大考验。在一次关键的战斗中,他被派遣执行一项危险的任务。任务要求他在敌人严密的封锁线之间穿行,将重要情报送达后方指挥部。尽管任务危险重重,李德生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命令。他利用夜晚的掩护,灵活地穿越敌军阵地,最终成功完成任务,为部队的作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李德生加入红军的初期,他的父亲一直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在一次战斗间隙,李德生得到了一个短暂的回家探亲的机会。

然而,战争的残酷无情很快就再次考验了李德生。1947年,李德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期间他得知父亲因病去世的消息。尽管内心悲痛,但李德生没有被悲伤击倒,而是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战争岁月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德生迎来了他军事生涯中的重要阶段。

1940年代初,抗日战争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日军的侵略步步紧逼,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作为红军的一员,李德生参与了许多艰苦的战斗。响堂铺之战是其中一次重要的战役,李德生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日军装备精良,火力强大,企图通过响堂铺这一战略要地,进一步控制周边地区。李德生凭借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灵活指挥部队进行防御。他带领战士们在险峻的山地上设下埋伏,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

响堂铺之战后不久,李德生又参加了狮垴山战斗。狮垴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是日军的重要据点。李德生奉命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负责攻打这一据点,他带领部队在夜间突袭敌军阵地,利用地形优势,逐步推进。面对敌人的顽强抵抗,李德生果断决定分兵包抄,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经过一夜的激战,部队成功占领了狮垴山,为后续作战打开了局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德生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1940年代后期,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李德生再次走上前线。这次,他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战役。

李德生在战斗中担任前线指挥官。他指挥部队对敌军发起猛烈攻击,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面对敌军的反扑,李德生沉着应对,灵活调整战术,成功击溃了敌人的防线这次战役的胜利。

在上党战役取得胜利后,李德生又参与了邯郸战役。在邯郸战役中,李德生不仅要面对敌人的顽强抵抗,还要解决部队的后勤补给问题。

1947年,李德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他带领部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突围。他们在山地中进行游击战,与敌人展开了多次激烈交火。李德生利用地形和战术的优势,带领部队不断袭击敌人的补给线,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经过长时间的艰苦战斗,李德生和他的部队成功完成了任务,打开了大别山的战略通道。

挺进大别山后,李德生又参与了襄樊战役。襄樊战役是解放军向长江以南进军的重要一步,李德生在战斗中担任前线指挥官,负责指挥部队攻打敌人的重要据点。在战斗中,李德生展现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定的决心。

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李德生参加了渡江战役。这次战役是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的重要一步。李德生在战斗中担任指挥官,带领部队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成功渡过长江。

政治生涯

李德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逐渐在军队中崭露头角。1950年代,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继续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战。1953年,战争结束后,李德生回到国内,开始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新征程。

1973年春,中共十大召开在即,政治局开会讨论提名党的副主席人选。毛主席提出了“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构想,强调从军队中选拔中青年干部担任副主席。经过讨论,周总理推荐了李德生作为副主席的候选人,毛主席同意了这一提议。

对于这个重要的提名,李德生感到十分突然,但作为一名军人,他服从组织的决定,接受了这一任命。虽然他谦逊地认为自己的资历和能力尚不足以胜任这一职务,但在党和人民的信任下,李德生肩负起了这份重任。他的提名和任命,标志着他正式进入了中国政治的核心圈层,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李德生第一次与毛主席面对面的接触是在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作为安徽代表,李德生列席了这次会议。周总理宣布分组名单时,念到了李德生的名字,毛主席特意询问了他的情况。

1968年,李德生被任命为安徽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开始了他在地方领导岗位上的工作。

在他的领导下,安徽省的农业、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他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他积极推动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战争经验的军事将领,李德生在担任政治职务的同时,始终关注着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他认为,只有不断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在他的推动下,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李德生积极参与制定军队建设的长远规划,推动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和军事训练的科学化、现代化,他注重培养年轻的军事人才,为军队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的后备力量。

在担任军队的领导职务期间,李德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强调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要求部队时刻保持战斗准备,确保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紧急任务。

尽管李德生在副主席的职位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无法完全胜任这一重要职务。1975年,在担任副主席两年后,他主动提出辞职,希望能够让更有经验和能力的人来担任这一职务。

辞去副主席职务后,李德生继续在党和国家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参与国家的立法和决策工作。他还继续关注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在担任副主席期间,李德生与周总理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两人共同参与了许多国家重要事务的决策和执行工作。周总理对李德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一位有着丰富实战经验和卓越领导才能的将领。

回到故乡

1990年,李德生卸下了沉重的国家职责,终于退居二线,开始了他的晚年生活。他一直心系家乡河南新县,这片养育他成长的土地在他的心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回到家乡后,李德生发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儿童失学的问题,深深触动了李德生的心。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李德生捐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亲自带头筹集资金,推动乡里的教育事业。他走访了许多地方,向社会各界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他的带动下,胡子石村小学和陈店乡中学得以顺利建成,为当地的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除了教育,李德生还积极推动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家乡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更好地发展家乡经济,李德生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和先进技术。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联系了许多企业和投资者,希望他们能够到家乡投资兴业。

他注重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乡亲们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邀请专家前来讲座,组织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在他的努力下,家乡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李德生他经常走访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尽力提供帮助。他组织募捐活动,筹集资金,为困难群众提供经济援助和生活保障。

2011年5月8日,96岁的李德生在北京去世,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举行了他的追悼会。解放军战士抬着李德生的棺木徐行,正中央悬挂着白字黑底的横幅:“沉痛悼念李德生同志”。横幅下方悬挂着李德生的遗像,他的四个子女李和平、李南征、李远征、李优优站在一旁泣不成声。

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女婿王景清也不顾病体,出席了追悼会现场,向李德生敬献花圈并默哀悼念。来自河南的近千名老乡在得知李德生逝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

他们从新县赶来,含泪说道:“老家的乡亲,来送将军最后一程!将军,您一路走好!”

参考资料:

[1]陈立旭.毛泽东赏识器重李德生[J].党史博采(上),2023(05):20-25.

[2]瞿定国.李德生的革命生涯[J].百年潮,2022(10):55-66.DOI:10.16624/j.cnki.11-3844/d.2022.10.014.

0 阅读:235

枯坐酒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