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郑重公布了 2025 赛季的准入名单,广州队、沧州雄狮和湖南湘涛赫然在列。然而,随后令人震惊的是,这三支在足坛颇具历史底蕴的老牌球队纷纷发布公告,正式宣布解散。对此,《体坛周报》记者王勤伯发表文章畅谈了对于中国足球现状的深刻想法。
该记者写道:“关于广州队解散的这件事情,在这两天我了解到了一些具体的情况,内心的感受只有一个:像这样的事情在未来恐怕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国足球竟然允许母集团把对足球的投资视作“借款”,如此一来,俱乐部的债务雪球必然会越滚越大。当年江苏队难以出售,正是因为苏宁多年来以“借款”形式的投资转化成的债务无人愿意接手,如今广州队的解散,同样也是由于过去恒大太多的“借款”无法有效消化。在这个环节上,中国足球又一次遥遥领先于五大联赛。
在欧洲,老板“借钱”给俱乐部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规模较大的像阿布拉莫维奇“借款”给切尔西,规模较小的像过去锡耶纳银行给锡耶纳俱乐部提供上千万额度用于资金周转。但是,由于欧洲各国都拥有自己完备的监管体系,借款的累加是无法实现的。一旦俱乐部的债务达到规定的额度或者比例,就很可能无法在本国联赛完成注册。在拒绝注册这一方面,法国足球有着众多的案例,西班牙足球则是采取拒绝注册新球员等方式进行限制。欧足联的财务公平竞赛规定,甚至比很多联赛自身的规定还要更加严格。
大家肯定会提出疑问,既然这所有的一切中国足协都看在眼里,那为什么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呢?这其实恰恰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中国足协在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强行占据职业联赛 36%股份的足协。不管俱乐部的财政状况是否健康,只要有投资人愿意为足球投入大量资金,那就是搞活了联赛,足协就能够获取更多的收入。这就是为什么新上任的这位,说了各种动听的话语一大堆,同时又表示他支持放开外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放开外援才能够刺激新一轮的烧钱热潮。俱乐部如果不烧钱,足协的收入就没办法追上前些年的水平。俱乐部投资人的烧钱行为绝不仅仅局限于买卖球员,一旦烧钱的势头起来,就如同之前 PPTV 购买中超版权,足协总是能够有办法获得巨额的收入。你又怎么能够期待一个自己赚取着大头利益的足协去制定严格的财务监管规则呢?倘若足协像欧洲联赛那样制定规则并严厉监管财务,俱乐部肯定会造反,要求足协退出 36%的股份。”
从全球足球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治理结构来看,中国足球的这种特殊情况是极不寻常且存在诸多隐患的。健康的足球生态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商业运作、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之上。中国足球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革,建立起符合足球运动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真正的长远发展。在社会层面,足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承载着广大球迷的期望和社会的关注,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当以负责任的态度推动中国足球走向正轨,重塑形象,为球迷们带来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