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0岁投奔孙权出道,85岁拜上大将军,92岁任大司马。他前半生籍籍无名,后半生戎马倥偬,大器晚成。他就是吴国名将——吕岱。
东汉末年,北方战火纷飞,无数人被迫背井离乡,渡江南下寻求安身之处。吕岱同样随同族人一道迁往了安全地带吴郡。
公元200年,东吴开基之主孙策逝世。其弟孙权继位后,广揽天下人才。时年40岁的吕岱,闻讯前往孙权幕府投其麾下,但因出身寒微,最初并未像周瑜、鲁肃等受到重用,孙权只是根据其履历,任命他为吴郡郡丞。但吕岱在任职间恪尽职守,将郡中大小事宜治理得井井有条,很快便崭露头角。
一次,孙权聚拢群臣议事,并亲自检查各郡仓库管理以及狱中囚犯处置情况,其他郡丞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孙权责备,惟有吕岱从容不迫且应答如流,深得孙权赏识。随后,孙权便将吕岱留在身边,吕岱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211年,孙权亲征江夏黄祖,江东后方空虚,山越趁机起事。其中,会稽郡东冶等五县的山越首领吕合、秦狼更是率众叛乱,为祸一方。而此时东吴的诸多名将要么在前线防备曹魏,要么在西部边境严防刘备。情急之下,孙权决定起用吕岱。但朝中大臣对吕岱任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他年过五十且尚无统兵经验。
然而,吕岱用实际行动让所有人闭嘴。他在接到孙权的紧急命令后,立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往东冶,与西部校尉蒋钦等共同讨伐叛乱。第一战吕岱就亲率数百精兵偷袭农民军,一举击溃起义军,并迅速切断农民起义军后路,最终生擒吕合、秦狼,平定五县。此战后,大器晚成的吕岱被提拔为昭信中郎将,也开启了他南征北战的辉煌征程。
公元226年,盘踞交趾长达四十年的士燮去世,其子士徽意图割据一方,叛离东吴。吕岱深知士徽不除,必成大患。于是亲率三千铁骑从南海出发,日夜兼程赶至交趾。最终,他将士徽兄弟六人斩首,成功平定了岭南地区的叛乱。然后,又乘胜进军讨伐九真,大军所至,敌人无不望风而逃。自此,岭南地区才真正纳入东吴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
吕岱的一生,是为东吴竭尽忠诚的一生。他南征北战,平叛无数,去世之时,长年九十六岁,是《三国志》中始终有所记载的,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吴国及整个三国时期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