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援引美联社、《国会山报》报道,特朗普宣称,考虑降低对华关税,条件是中国政府同意字节跳动将TikTok美国业务售予美国公司。这一表态瞬间吸引全球目光,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考量。
回顾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轨迹,其自上任以来,关税大棒挥舞不断。在第一任期,2018年3月就宣布对进口钢和铝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同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发动大规模贸易战,涉及金额高达34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被加征25%关税。到了第二任期,当地时间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3月4日,美方又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再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这些关税措施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巨大冲击。
再看TikTok在美国的遭遇,其从一款备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到陷入“不卖就禁”的困境。特朗普上任后首项行动,便是签署行政命令推迟TikTok“不卖就禁”法案执行,将禁令推迟至4月5日。此后他多次表态,对TikTok“兴趣浓厚”,预计下周敲定TikTok协议大纲,否则将延长最后期限。TikTok在美运营之路,被政治之手肆意干扰,正常商业行为被蒙上浓厚政治阴影。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此番以降低关税为筹码,要求中国同意TikTok美国业务出售,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盘算。从经济层面看,持续加征关税给美国国内经济带来诸多负面效应。美国企业进口成本大幅攀升,许多依赖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面临成本困境,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进而加剧美国国内通胀压力。美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生活成本增加,民众怨言渐起。降低对华关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企业成本压力,减轻通胀,稳定国内经济局势。
从政治利益角度出发,特朗普试图借此巩固其“美国优先”叙事。通过将TikTok与关税挂钩,向美国选民展示其“交易艺术”,营造为美国争取利益的形象,拉拢美国国内部分选民支持。同时,若能成功促成TikTok出售交易,可获得相关美国科技巨头支持,增强其在国内政治博弈中的话语权,弱化民主党对其贸易政策的批评。
特朗普(资料图)
在国际舆论方面,特朗普此举试图试探中国底线。若中国在其关税威胁下同意TikTok出售,他便可在国际舆论中宣扬“中国屈服于美国压力”,借此离间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破坏中国国际形象,为美国在全球贸易规则制定中争取所谓“优势”。
然而,中国在相关问题上有着坚定立场。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等多次强调,尊重和维护企业正当合法权益,反对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损害企业正当利益的做法。企业运营和收购应基于市场原则由企业自主决定,若涉及中国企业,需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特朗普以关税胁迫TikTok出售的提议,违背市场公平原则,损害国际经济秩序。同时,中国不会轻易接受此类威胁,这涉及国家科技主权与数据安全,一旦妥协,可能引发更多类似不合理要求。并且,美国过往在经贸问题上多次出尔反尔,缺乏诚信,让中国难以信任其承诺。
TikTok(资料图)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这一表态也密切关注。欧盟对美国新关税政策持批评态度,认为美国此举可能在中期内导致全球GDP下降7%,这一数据凸显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特朗普以关税为政治工具的做法,不仅破坏中美经贸关系,也对全球贸易格局稳定造成冲击。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行径,让各国对全球贸易前景产生担忧,也促使更多国家重新审视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展望未来,特朗普“关税换TikTok”提议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中美经贸关系本就复杂敏感,此次提议无疑让局势更加微妙。若美国持续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以不合理要求施压中国,必然遭到中国坚决反对,双边经贸关系恐进一步紧张。但如果美国能回归理性,摒弃单边主义,基于平等、公平、互利原则与中国进行经贸对话,双边关系或有缓和改善可能。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当下,中美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合作共赢才是符合双方及全球利益的正确道路,而不是通过政治操弄和关税威胁破坏经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