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刹海市》创下400亿播放量(人均28次),却无缘中音协年度榜单。反观上榜歌曲中,90%作品短视频平台使用量不足500万次,形成鲜明反差。

中音协榜单20强歌曲中,90%传唱度不足刀郎作品的1/10,却有评委公开表示"流行不等于艺术"。但刀郎《山歌寥哉》专辑融合了雷鬼、摇滚与广西山歌调,被同济大学教授赞为"音乐人类学范本"。北京音乐学院李教授尖锐发问:"难道非得让老百姓听不懂才叫高级?"

对比上榜的王一博、李宇春等流量歌手,刀郎2024年巡演场均上座率98%,上海站审批通过当日即登热搜。乐评人@耳帝一针见血:"当榜单里出现抖音神曲专业户,却容不下把《聊斋》唱成现象级的音乐家,这评选已背离初心。"

刀郎将叶尔羌河民谣改编成《未来的底片》,让95后开始研究《聊斋志异》。而某上榜歌手的新歌被扒出编曲外包给欧洲工作室。网友@西北民谣叔痛心道:"我们骂韩国偷文化,自己人做文化传承反被排挤!"
反观格莱美近年增设"全球音乐影响力奖",甚至将蒙古呼麦纳入评选范畴。中音协评选标准却仍停留在"学院派审美",与B站《2025Z世代音乐报告》显示的"国潮音乐搜索量暴涨300%"形成荒诞割裂。
2005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被批"土味",却滋养了两代人的青春;2024年《罗刹海市》遭榜单排斥,却让00后翻烂了《聊斋》原著。想起作家冯骥才的话:"长在土地里的艺术,从来不需要金箔加身。"

刀郎老师的金典歌曲太好听了,但还是没有得到华语乐坛的认可,用李健老师说的话他受群众喜欢,还没有得到华语乐坛的认可所以还是草根歌手受我们大众欢迎!
打倒资本主义!
4万亿次吧?人均28000次吧,要吹么吹大发点,400亿这么点播放量不是恶心刀狼么。
刀螂的歌算不上音乐!抄袭模仿加改编,东拉西扯,什么玩意儿!要说能力,有一样无人能敌,炒作!歌坛炒作哪家强?快去新疆找刀螂![呲牙笑]
幸亏刀郎的歌地位高,无人敢动摇,否则网上会骂刀郎一片。调高和寡,一些人对刀郎既恨又妒,但是也无可奈何!
谁觉得不公谁就组织成立个XX协会,这样你就有话语权,你喜欢什么就让什么当第一。而不是以自己的审美去要求别人怎么怎么样。
人均28次扣掉至少8亿人完全不听,算6亿人听过,人均 听70次,这些人听这么多次是不是有神经病啊?吹牛真的不打草稿!
管它什么排行榜,尊重自己的内心就好。
唢呐葬礼曲
刀郎是人民艺术家 资本无法控制他 资本在抹杀他
华语乐坛是什么鬼
无聊
捧吧!捧的越高跃的越响!炒吧!火再大点就会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