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李梅的妈妈总是有点烦恼。
她常常对着爸爸摇着头叹气:“李梅还是那么娇气,做事没多久就不耐烦。”李梅今年刚满十岁,每次看到同龄的孩子在操场上奔跑挥汗,她却总是寻个理由躲在一边。
吃饭吧,盘里的菜总是挑来挑去,不是这个太硬,就是那个太辣。
最近,妈妈收到老师的短信,说李梅的作业常常完不成,这让妈妈更焦虑。
明年就是李梅进入初中的时候了,可是她连体育课都不愿意认真去上。
这小小的担忧,像卷积云一样,慢慢地在妈妈心头积压着。
专家解答:家庭教育对意志力的影响有一天妈妈决定咨询心理专家,想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源。
专家告诉她,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影响着孩子成长的各个层面。
尤其在意志力的培养上,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
那些坚强的人往往是在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成长的。
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得太过顺遂,他们很容易失去对困难的抵抗力和解决问题的意志。
大人们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说教”,而忽略最关键的培养时机——孩子的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
那时候是意志力形成的起点,如果错过,就很难让孩子在高年级时逆袭。
案例分享:专注与意志力的关系专家又提到了一个古时候学棋的故事。
两个孩子同拜一个老师为师,一个孩子总是认真听课,另一个孩子却总想着窗外的飞鸟。
时间久了,专心听讲的孩子棋艺大增,而另一位却停滞不前。
这不是其他原因,就是因为专注带来的意志力差异。
回到李梅身上,她所缺少的也是这样的一种专注。
如果总是被外界的小事干扰,那她的心思如何能专注在挑战上?
教育孩子,是要教她如何应对和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家长建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意志力专家建议妈妈,不妨从生活的小事上给予李梅更多的挑战。
比如鼓励她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不管是每天的学习目标还是对自己小习惯的改变,并努力去执行。
再比如邀请她加入学校的社团活动,让她多参与一些需要协作和坚持的项目。
运动项目也很重要,体育锻炼和意志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不可忽视。
让李梅每周进行几次体育活动,慢慢地,她会发现坚持和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一次次的小成功,一点点的难关突破,这些积累都会成为她坚韧品质的基石。
结尾:意志力培养的不同角度思考意志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锤炼。
对于妈妈而言,这个过程不只是对李梅的指导,更是一场自我学习和成长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妈妈慢慢理解到,培养意志力,就是培养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决心。
也许李梅偶尔还是会挑食、偶尔还是会找理由不上体育课,但如果她能够在未来哪怕遇到更大的挑战时,迈出第一步并坚持下去,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对于每一个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更是培养一种人生态度。
故事虽然渐进尾声,但这个话题总是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探讨:什么是真正陪伴孩子走过人生的力量?
或许,就是那份不畏困难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