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会本该是庄严肃穆的场合,但大S的追思会,却因为小S的举动,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有人说,这是姐妹情深的体现,也有人觉得,这背后隐藏着多年的积怨。
追思会变庆功宴?
!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亲友们围坐在一起,不是在低声啜泣,而是在分享蛋糕,举杯畅饮香槟。
这真的是追思会吗?
不少网友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事情的起因是小S为姐姐准备了一个六层高的翻糖蛋糕,主题是“友谊地久天长”。
蛋糕本身没啥问题,但放在追思会上,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小S还开了十二瓶巴黎之花香槟,招呼大家用“姐姐最喜欢的味道送别她”。
这一幕幕被曝光后,迅速引发了轩然大波。
“追思会变派对”,这样的评价铺天盖地而来。
很多人都觉得无法理解,即使大S生前说过“不要哭泣”,但这样的告别方式,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蛋糕香槟,姐姐喜欢?
当然,也有人为小S辩解。
他们认为,这正是大S想要的。
大S生前就说过,如果真的要办葬礼,她希望大家喝最好的酒,开开心心地送别她。
小S只是在遵从姐姐的遗愿而已。
而且,大S和小S这对姐妹花,一直都是娱乐圈里最特别的存在。
她们的相处方式就是“相爱相杀”,互相拆台,互相扶持。
在追思会上,小S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姐姐,或许也是一种真性情的体现。
但问题是,这种“真性情”,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了呢?
在追思会上,最应该表达的是哀思和怀念,而不是狂欢和庆祝。
即使是为了安慰亲友,也应该注意场合和分寸。
汪小菲早有预言?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些网友翻出了汪小菲在2021年的爆料直播。
当时,他情绪激动地指控“有人表面装姐妹情深,背地里恨不得把亲姐当提款机”。
虽然汪小菲没有指名道姓,但他的一些细节描述,比如“某人婚礼上抢尽风头”,都被认为是在说小S。
这些陈年旧事,和追思会上的争议画面联系在一起,就显得格外讽刺。
有人甚至觉得,汪小菲的爆料,简直就是“神预言”。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汪小菲的几句话,就断定小S对大S有什么恶意。
毕竟,离婚后的前任,说的话往往带着情绪和偏见。
笑容背后,手指发白!
不过,一些细节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有网友发现,在追思会的视频中,当小S背对镜头时,她握着香槟杯的手指关节发白,似乎在极力控制情绪。
心理学博主分析说,这种肢体语言可能源自内心压抑。
这或许说明,小S的内心并没有表面上那么轻松。
她可能也在强忍悲痛,只是用一种比较“S式”的方式来表达。
而且,小S在《康熙来了》里说过的那句话,也被重新翻了出来:“真要办葬礼的话,我要请大家喝最好的酒”。
这句话听起来很潇洒,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深深的无奈和悲伤。
所以,小S在追思会上的举动,可能并不是单纯的“作秀”,而是多种复杂情绪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她既想遵从姐姐的遗愿,又想掩饰自己的悲伤,还要面对外界的质疑和指责。
这场追思会,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娱乐圈的复杂生态。
明星们的生活,永远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被各种解读。
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真相,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
在碎片化的信息洪流中,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下结论。
不要只看到表面的热闹,而忽略了背后的真相。
小S团队至今没有做出正式回应。
无论真相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逝者,尊重生者。
大S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她带给我们的美好,祝福她一路走好。
而对于小S,我们或许应该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毕竟,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这场围绕明星生死观与家庭伦理的讨论,已经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
我们应该从中反思,如何看待生死,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在这个充满喧嚣和浮躁的社会里,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
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小S的争议反应,才能更好地理解大S的离去,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