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热爱说相声,却成乐坛大佬,如今因女儿教育心存遗憾

安南看娱乐 2023-01-04 13:10:00

“我当了一辈子老师,却没教好自己的女儿。”

在一次采访中,刘欢在谈及自己的女儿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1992年,妻子卢璐为刘欢生下了女儿刘一丝。

刘一丝继承了刘欢在音乐上的天赋,人们都觉得她会青出于蓝,成为优秀的音乐家。

但刘欢却以“快乐教育”为由,从来没要求过女儿练琴或者学习声乐。

对于这种浪费女儿天赋的行为,很多人都表示不解。

就连刘欢自己想到这件事,也时常懊悔不已。

其实,刘欢会形成这样的教育理念,皆因他人生中的一次遗憾。

刘欢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双职工家庭里。

因为生在曲艺之乡,刘欢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唱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小时候,家里的大人喜欢去剧场里喝茶听相声。

每到这个时候,刘欢就会央求着要跟大人们一起去。

虽然年纪尚小的他听不懂其中的内容,但总能被现场的氛围逗得开心不已。

去得多了,刘欢也成了剧场里的熟客。

相声演员们都对这个爱笑的孩子很有好感,常常讲些笑话逗他,还教了他几段贯口。

还是个孩子的刘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专业相声演员都要多背几次的贯口,他看一遍就能流利地背出来。

在学唱一些戏曲的时候,刘欢的好嗓子让很多老先生都赞叹不已。

每次台上的相声演员们表演完后,都会把刘欢喊上台去唱一段戏。

刘欢也不怯场,各种经典唱段张口便来,引得台下一片喝彩。

八岁的时候,刘欢加入了学校的文艺队,成了队里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

刘欢的同学戴志诚是文艺队里的另一名相声演员,因为兴趣相投,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

在演出时,刘欢是逗哏,戴志诚是捧哏,两人配合默契,很受欢迎。

在一次演出时,相声大师常宝华看到了二人的表现,当即起了爱才之心,想把两人都收为徒弟。

大师的认可让从小就喜欢相声的刘欢兴奋不已,他跑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

对于这个消息,父母并没有刘欢想象中的喜悦。

母亲皱着眉,对他说道:“相声当个兴趣爱好就行了,好好上学才能有出息。”

刘欢着急地说道:“可是我喜欢说相声,我想好了,以后要当相声演员。”

“胡闹!”父亲加入了教育刘欢的行列:“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们这是为了你好,还不赶紧学习去!”

就这样,在父母的反对下,刘欢结束了自己的刚刚起步的相声生涯。

看着父母眼神里的坚定和责备,刘欢咬着牙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我迟早有一天要证明你们的教育方式是错的!”

在父母眼中,孩子的世界总是丰富多彩的,昨天的遗憾好像只需要一块糕点、一次表扬就会烟消云散。

在无数长辈期盼的目光中,刘欢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升入了中学。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刘欢心中始终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在高二那年,学校的音乐教室里搬来了一架三角钢琴。

刘欢的一位好朋友是音乐生,他总拉着刘欢去音乐教室里听他弹琴。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刘欢像往常一样去听朋友弹琴。

刚一推开门,刘欢就被屋内的旋律吸引了。

他走到钢琴前,注视着朋友在琴键上起舞的手指,出神地问道:“这曲子真好听,叫什么名字?”

“这是肖邦的《蝴蝶》。”朋友笑着说道:“你之前没听过古典音乐吧?”

刘欢摇了摇头,说道:“我第一次听,原来音乐还可以这样。”

朋友笑着点了点头,继续弹奏起来。

刘欢欣赏着耳畔的旋律中,身心都感到无比的自由。

“你们不让我说相声,那我就去玩音乐。”

带着一丝对父母的反叛和对艺术的痴迷,刘欢爱上了古典音乐。

虽然刘欢心中对音乐充满了向往。

但由于沉重的学业和生活的环境,他并没有多少接触古典音乐的机会。

刘欢心中清楚,不论是为了父母的期待,还是为了自己对音乐的追求,他都要努力学习,去考一所好大学。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欢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学业上,终于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进入大学后,刘欢像一只脱笼而出的飞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刘欢的大学专业是法语,借助学习法语的便利,他开始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古典音乐相关的知识。

随着对音乐接触的深入,刘欢开始产生了当一名歌手的想法。

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是就是写诗和弹吉他。

刘欢喜欢写诗,每次一写就是一大抽屉。

室友看见了,便笑着打趣道:

“你写这么多诗有什么用,你看隔壁的那些人,都能弹着琴把自己写的东西唱出来,那才叫厉害呢。”

室友的话勾起了刘欢的好奇心,他开始每天都跑去看别人弹吉他。

刘欢越看越心痒痒,他向朋友借来了一把吉他,没日没夜地练习着。

刘欢对音乐废寝忘食的态度让舍友们非常困扰。

每次刘欢开始练琴时,室友们就会纷纷找个棉签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

甚至还有一个室友因为受不了刘欢半夜弹吉他,搬离了宿舍。

学校的辅导员听到了这件事以后,将这件事告诉了刘欢的父母。

父母的电话立刻打到了刘欢这里。

“在大学里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要搞清楚主次关系,音乐只是一个爱好。”

面对父母熟悉的话语,刘欢这次选择了坚持:

“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人生。”

为了半夜不再影响室友,每到晚上,刘欢都会拎着一个板凳到外面去练习。

在寒风的吹拂中,刘欢的决心愈发坚定。

刘欢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不出两个月,他就成了学校弹吉他最好的人。

在吉他技术精进的同时,刘欢还自学了作曲,并尝试着写了好几首外语歌,成为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音乐人。

自己的成功让刘欢意识到了兴趣的重要性,他开始阅读大量的教育类书籍,并总结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干涉孩子的自由。

在毕业后,刘欢并没有立即选择成为一名歌手。

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刘欢决定先当一名老师。

当时正好有一个去偏远山村支教的机会。

刘欢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坐上了开往山村的大巴车。

在偏僻贫困的山村中,刘欢是出现在这里的第一个音乐老师。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刘欢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上课,而是向自己的学生们学习唱山歌。

在学会唱山歌以后,刘欢开始带着孩子们讨论山歌的风格和特点,并借此讲述了许多音乐的知识。

在他的细心引导下,山村的孩子们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山村的生活很艰苦,天气热的时候,就连喝水都是问题。

尽管村子里的人们已经竭尽全力在生活上帮助着刘欢,但巨大的环境差异还是让

他吃了不少苦头。

每次望着坎坷崎岖的山路,刘欢都会萌生放弃的念头。

但身后孩子们动听的歌声总能给他无限的动力。

过着苦中有乐的生活,刘欢在山村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结束了支教后,刘欢重新回到了城市。

一年的山村生活不仅增长了刘欢的见识,还使他的音乐更加沉稳、更加贴近了生活。

在之后的几年里,刘欢陆续为《雪国》和《便衣警察》等影视作品演唱了主题曲,成功地让无数观众都记住了他那带有京韵的独特唱腔。

26岁那年,刘欢更凭借着一首《弯弯的月亮》火遍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歌手。

在一次家庭聚餐时,刘欢向父母开玩笑道:

“我就说当初的戏没白唱吧,要是你们当初让我说相声,我肯定也能成角儿。”

看着如今事业有成的儿子,母亲笑着摇了摇头:

“等你以后有了孩子就能明白父母的心情了。”

刘欢摇了摇头,他默默地下了决心。

“我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和我一样的遗憾。”

成名后的刘欢并没有减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在采访中刘欢曾说过:“相比于当大腕,我更愿意当一名教师。”

事实上,刘欢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在发布了第一首歌之后,刘欢就到大学里应聘了音乐史的教师。

听说教音乐史的老师是刘欢,学生纷纷闻讯而来。

由于报名的上课的人太多,学校不得不用电脑抽签的方式来挑选学生。

即使是这样,刘欢的教室里也总能挤进去三百多人。

在第一堂课上,刘欢面向同学们认真地说道:

“希望今天不要出现让我唱一首的请求,站在讲台上,我就是一名最普通的老师。”

听到刘欢的话语,台下掌声雷动。

刘欢讲课的风格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很受学生的欢迎。

无数学生一开始只是想来凑个热闹,但一两节课以后就纷纷对音乐史产生了兴趣。

看着台下学生们专注的面孔,刘欢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看法。

1988年,湖南卫视为了邀请刘欢参加元旦晚会,将主持人卢璐派到了北京。

两人也因此相识并一见钟情。

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在认识卢璐的第9天,刘欢就向她求了婚。

面对着刘欢直来直去的求婚,卢璐害羞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刘欢和卢璐闪电般地成为了夫妻。

刘欢和卢璐夫妻生活非常恩爱甜蜜。

在结婚后的第四年,卢璐为刘欢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为了表明自己对女儿的期望。

刘欢化用了佛教经文中的成语一丝不挂,给女儿起名叫做刘一丝。

寓意女儿能够在纷扰的尘世中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所影响。

随着年岁增长,初为人父的刘欢也逐渐理解了父母当初的良苦用心。

但理解归理解,刘欢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始终保持着否认的态度。

看着怀中可爱的女儿,刘欢自信地说道: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要让我的女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抱着这样的理念,刘欢开始了对女儿的快乐教育。

有一天,刘欢在家中弹着钢琴,忽然发现女儿正在专注地看着自己。

“爸爸,你好像有一个音弹错了。”

刘欢听到后看了一眼谱子,发现自己确实弹错了一个音。

刘欢好奇的询问她怎么发现自己弹错了。

刘一丝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发掘了女儿在音乐上的天赋,刘欢接着弹了一首肖邦的《蝴蝶》。

就像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刘欢一样,刘一丝开心的拍起来手来。

女儿的掌声给了刘欢极大地鼓舞,他走到刘一丝身边,笑着问道:

“你想不想跟爸爸学习弹钢琴呀?”

“想!”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刘欢满心欢喜的开始了对女儿的教学。

钢琴是学习成本极高的乐器,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

刘一丝虽然对钢琴很感兴趣,但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哪里能忍受得住长时间枯坐的练习。

刚学了半个小时,她就打起了退堂鼓:

“爸爸,我不想学钢琴了,我想出去玩。”

秉持着快乐教育的理念,刘欢点头说道:

“爸爸尊重你的想法,等你什么时候想学了我们再学。”

小孩子都是贪玩的,在知道了学习钢琴的枯燥以后,哪里还会再想弹钢琴。

看着女儿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刘欢放下了教她学钢琴的想法。

此后,刘一丝还对吉他、手风琴、笛子等乐器产生过兴趣,但都是浅尝即止,学过一两次以后就不想学了。

看着女儿的样子,刘欢虽然心中焦急。

但想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他又压下了敦促女儿的冲动。

父母当初不尊重自己的想法,强行剥夺了自己选择的权利,这件事给刘欢留下了一生的心结。

为了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刘欢始终保持着对女儿的“放任”。

妻子对孩子的学习担忧不已,她几次都想要去劝一劝女儿,但都刘欢以快乐教育为理由挡了回去。

“没事的,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不能逼着她学东西。”

在刘欢长期的“放纵”下,女儿最终还是错过了音乐之路。

刘欢不知道的是,作为学校老师,他只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教授专业知识。

但作为父亲,他还要承担起督促和推动孩子学习的责任。

他本想避免很多父母极端的控制欲,自己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同时在孩子还没有自制力的时候,适当的在背后推上一把,这才是最正确的教育方式。

当刘欢终于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女儿已经快要成年了。

错过了培养女儿的黄金时间,满头白发的刘欢懊悔不已。

“我的女儿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如果我能多管管她,她一定能比我强。”

强烈的后悔和自责让本就喜欢浅酌几杯的刘欢开始酗酒。

虽然妻子和女儿的劝说下,刘欢喝酒的次数稍有减少,但依旧只是杯水车薪。

看着家里数不清的酒瓶子,卢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过度的饮酒摧垮了刘欢的身体,也引发了他身体里隐藏的旧疾。

一天在收拾家务时,刘欢不慎扭到了右腿。

刚开始他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扭伤,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欢的腿越来越痛,不久就已经疼得站不起来了。

刘欢的痛呼声引来了卢璐的注意,他立刻将刘欢送往了医院。

经医生诊断,刘欢的腿由于长期的过量饮酒,已经造成了股骨头坏死,需要立刻进行手术。

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健康的珍贵。

在被推进手术室时,刘欢看着一旁哭成泪人的女儿和妻子,动情地说道:

“我以后不喝酒了,咱们一家人在一起都要好好的。”

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为了能让身体更好地康复,术后一段时间刘欢仍需要拄着拐生活。

为了能照顾刘欢,卢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成了一名全职太太。

妻子的陪伴深深感动了刘欢,一场重病,让他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

在此之后,刘欢推掉了大部分的工作,开始把精力放到了对家人的陪伴上。

人生路上总是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通往成功道路从来不只有唯一解。

刘一丝虽然没有向刘欢希望的那样成为音乐家,但她对摄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凭借着优秀的学习成绩考入了纽约大学。

刘欢看着长大的女儿,心中非常欣慰。

回看曾经的自己,刘欢这才感受到自己当初的偏执:

刻意去追求女儿的选择自由,反而差一点耽误了女儿的人生。

如今再谈及女儿的教育,刘欢已经变得十分释然:

“我以前总希望她能比我成功,能变得很优秀,现在我只希望她能一直健健康康的就好。”

刘欢今年已经59岁了,在家人的照顾下,他的健康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减少了工作和社交,刘欢开始享受着家庭的温暖。

没有健康的身体,挣再多的钱,取得再大的成就,又有什么意义呢?

能平平安安的陪在家人身边,才是最大的幸福。

0 阅读:15

安南看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