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综述
刚刚,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权威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总量已缩减至8,506,824名,与年初统计的8,614,543名相比,全年实现了107,719名的净减少,减幅达到1.25%。尽管这一数字依然庞大,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积极态势,无疑为推动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注入了正能量。值得注意的是,12月份该数字略有反弹,增加了15,636名。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24年12月16日上午成功举办了《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全国法院受理案件增速同比显著下降12.77个百分点;依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各类调解组织在诉前成功调解纠纷达11,414,200件,同比增长12.3%。同时,全国法院“案-件比”同比下降0.04,上诉率、申诉申请再审率及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均呈现明显优化趋势,分别同比下降0.72、0.06及7.39个百分点;而执行完毕率则同比增长5.27个百分点,标志着全国法院审判质量与效率持续向好、稳步攀升。
这些数据的背后,承载的是无数个家庭与企业的重生故事,是法治社会与诚信社会建设的生动实践。
二、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减少的原因剖析
近年来,我国失信被执行人数量持续攀升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然而,2024年却出现了显著下降,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失信被执行人数量一度激增。例如,2020年初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总量尚不足600万名,而到了2023年底已逼近900万名,四年间增长超过50%。那么,这一趋势为何在2024年突然逆转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部分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债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个人在诸多方面将受到严格限制,如购房、购车、乘坐高铁及飞机等高消费行为。因此,为摆脱这些限制,许多人选择主动偿还债务,并向法院申请解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其次,被执行人与债权方达成和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多数失信被执行人因债务纠纷而被列入名单。在债务到期后,若被执行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并被债权方起诉至法院,仍不履行者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为解除失信状态,被执行人可与债权方协商,达成和解并请求债权方撤诉。一旦获得债权方许可,双方和解成功,被执行人可向法院申请解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部分被执行人因经营不善或创业失败等原因选择申请破产。对于这类被执行人,尤其是创业失败者而言,并非不愿偿还债务,而是确实缺乏偿债能力。一旦企业或个人申请破产并完成相关债务责任,他们将不再为企业的债务承担更多责任,从而有机会解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部分城市如深圳试点个人破产制度,为这类被执行人提供了从头再来的机会。
(四)部分被执行人确实因无财产可执行而被移出名单。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具备偿债能力但拒不履行法院判决书的人才应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地方法院简单粗暴地将所有未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列入名单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现有法律规定,若法院在对被执行人进行全网核查后确认其确无财产可执行,且经多次核查仍无财产线索的,可暂时将其移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负债之困:过度借贷的阴霾与省思
在剖析“老赖”现象之际,我们亦需正视一个更为宽泛的社会议题——过度借贷。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消费观念的深刻变迁,众多民众不幸深陷负债的沼泽。
部分个体因经营失利或意外变故而背负债务,但更为普遍的是,一些人因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缺失理性消费观而步入困境。他们或沉溺于网络购物的狂欢,或狂热于投资理财的浪潮,或盲目追随购房购车的热潮,最终导致债台高筑,难以自拔。
此类现象警示我们,过度借贷已成为亟待关注的社会顽疾。它不仅侵蚀着个人的信用根基与财务状况,更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构成潜在风险。故而,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共同构筑健康有序的金融市场环境,已迫在眉睫。
2024年11月,一系列针对负债群体的重磅政策密集出台,旨在助力其摆脱困境,重拾生活尊严与希望。
政府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其严格审查负债人的还款状况。对于因不可抗力(如失业、疾病等)致还款困难者,金融机构被要求放宽还款期限与条件,提供更具人性化的还款方案。此政策的问世,无疑为困境中的负债群体带来了曙光。
在政策引领下,金融机构积极响应,纷纷推出帮扶举措。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率先变革。它们加大对负债人财务状况的评估与帮扶,深入了解逾期原因,并主动提供低息乃至无息的延期还款方案。此外,部分银行还推出专项帮扶计划,为受疫情冲击严重行业的从业者延长贷款期限,且不增加额外利息负担。
除银行外,其他金融贷款机构亦在调整策略。它们组建专业债务咨询团队,为负债人提供个性化财务规划建议。这些团队不仅助其分析收支、制定还款计划,还提供心理疏导与就业指导等服务,使负债人在还款的同时获得全方位支持。
社会层面,负债人的境遇亦显著改善。昔日,负债人常遭受巨大社会压力与歧视,自卑难抑。而今,随着观念转变与公益组织介入,负债人地位有所提升。众多公益组织关注负债群体,提供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援助,如黑暗中的明灯,助其缓解焦虑、重建积极心态。
就业市场亦为负债人带来新机遇。部分新兴行业与企业对负债经历者更为包容理解,看重其坚韧与责任感。因此,不少企业为负债人开设就业培训课程与岗位,助其提升收入水平、增强还款能力。例如,电商直播企业为负债青年提供零基础直播带货培训,使其快速融入新兴行业,获得稳定收入。
四、钱诚,千顺万顺:诚信之光引领前行
展望未来,基于经济发展、法律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及社会信用意识提升等因素,预计2025年全国失信人员数量增速将持续放缓,甚至可能出现小幅回落。尽管基数庞大,绝对数量仍可能维持高位。但我们坚信,随着国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持续投入与社会信用意识的不断提升,失信人员数量将在未来得到有效遏制。
最后,笔者以一首短诗结束《追风》:
钱诚为本路自宽,
千顺万顺福无边。
信用体系固根基,
诚信之光映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