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富裕家庭:为何总要买几件瓷器

欣赏传播传统文化 2024-12-21 11:54:46

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 我们的民俗这是格言,表明了陶瓷对我们的影响及重要性。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距今已有4200年的历史,唐代以前瓷器一直是实用器的代表,但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了达官显贵,文人墨客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各种精美的瓷器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从那时起就流传了一句话叫做:“家无瓷不贵,室无瓷不雅。”

几千年过去了,青铜器等金属类材料出现,人们更多的用金属材料制作首饰;但是陶瓷则做成了摆饰:花瓶、瓷板、各种象形物体来陈列在皇宫中,权势家庭中。此时,陶瓷则代表了一种富贵,格雅。

由于陶瓷的可塑性非常强,我们的先辈们又开始用陶瓷仿各种珍贵首饰:如玉、琥珀等,陶瓷再次作为首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此时,人们惯以人无瓷贵之说。

“黄金有价,艺术无价”,随着社会审美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现代家居装饰中越来越追求文化品位和艺术气息。没有艺术品的装潢,住宅家具越高档越显平庸。

艺术品不仅可渲染家居生活的情趣,又可反映主人的文化品位。因此在装潢中真正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是艺术品。而在众多的艺术品中,瓷器历来要显得名贵得多。

艺术陶瓷贵在创意。经济富裕的家庭,可以购买小彩盘、小花瓶、小异彩壶,以及陈设与实用兼而有之的文具、茶具等。这类陶瓷的设计,要求达到形象美、情趣好、有内涵三个要求。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

艺术陶瓷在家居中的具体布置,要根据室内的空间大小与风格而定。作为点缀品,艺术陶瓷宜精勿滥。好的陶瓷作品可以设置于专门的陈设柜架上,例如将客厅中的装饰架做成半通透隔离架,既是一种空间划分方式又是很好的陶艺陈设架。

架上陶艺品较多时应将其按大小、颜色和风格归成小类,矮小的置于前边,以保证整批作品的最佳视域。另外,地柜、茶几、餐桌、梳妆台上均可摆一两件陶艺品。

值得一提的是,陶艺本身是作品,不宜用太多艳丽的花插在其上,以致喧宾夺主。如果要插花,在陶艺器皿上插一枝、两枝花也就行了,这样既浪漫又高雅。

台上的陶艺品既要考虑视觉效果,又要为自己的日常生活留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小的挂盘或陶瓷版画一般成排横置或斜置于客厅、卧室的墙上,可以形成较好的装饰效果。

大件作品则一般设置于墙角或玄关处,客厅、卧室甚至门外两侧都可摆放,此时一般成行或对称,距离也需要宽松些。这样,既可防止碰破,又不会妨碍室内交通路线。有人喜欢在这些陶罐中插些干树枝、竹枝、麦秆之类,别有一番自然风味。

瓷器要注重摆放,正确的摆放能显示它的高贵,能给周边环境带来和谐。花瓶在全国室内装饰的历史上占有重大地位,因为“瓶”与“平”谐音,有平安,富贵,和谐的寓意。大堂或者卧室的东南方向摆放花瓶可以带来更多的财运。室内摆放大件用品最好呈八卦形,因为座椅是彼此相邻,可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元明清帝王对瓷器也情有独钟,公元1271年,元帝国建立。元代统治者崇尚白色,“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其服饰、建筑都崇尚白色,白色的瓷器同样成为元代帝王的珍爱。白瓷在元代的景德镇有很大的发展,优质的白瓷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

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个官窑——浮粱磁局,专为元皇室烧造瓷器。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枢府瓷、青花和釉里红瓷,取得卓越成就,为明清两代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并因此在日后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赢得了瓷都的桂冠。

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几乎全盘承袭了元代“匠籍制度”,由于祭祀,赐赉,贸易所需,开国之初,就在原“浮梁磁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器厂,世称洪武官窑。洪武帝需要以瓷器换马用于战争,还要用瓷器扩大贸易和安抚邻邦。

御厂烧造出器型硕大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大罐,素朴雄浑,粗豪而不失风韵,形成了洪武官窑瓷器的独特风格。

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朱棣身着鲜红的战袍指挥作战,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发现朱棣的红战袍上霜花自然凝结成一条腾空飞舞的白龙,三军以为瑞照,士气大振,战果辉煌。

1402年,朱棣登基为永乐皇帝。御厂的技师们依据燕王战袍的故事,设计烧造出鲜红地白龙纹瓷器,以表对永乐皇帝的敬意。而这种集“鲜红”与“甜白”于一身的瓷器,则成为永乐官窑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宣德官窑有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朝廷派官员督陶,负责宫廷用瓷的生产,特别是对贡余品、次品管理近乎苛刻。督陶官张善“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其同列”。

宣德二年(1427年),为了整肃纪律,杜绝官窑贡余品的外流,宣德帝将督陶官张善处以极刑,将所有贡余品、次品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既维护了皇权的威严,也“打”出了官窑瓷器的至精至美。

实事趣闻

摆放瓷器防止打架斗殴

韩国为了预防国会议员因政见不合大打出手,韩国国会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想出“高招”,在会议室中央摆上两个高价瓷器,并警告议员打碎要赔。

报道称,韩国国会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的会议室多了两个大瓷瓶。这两个瓷瓶出自韩国陶艺协会会长尹泰云之手,价格不菲,摆在前面的红褐色瓷瓶的市价为3000万韩元(约合18万元人民币),后面白瓷瓶的市价为2000万韩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

这一奇思妙想的举措居然非常奏效!

今天,随着世界民族风潮的兴起,人们纷纷又开始了对古朴、原始的追求,陶瓷作为首饰正轰轰烈烈走上饰品路。它以发饰、耳饰、手饰、项饰等等形式出现,甚至也成了旅游纪念品定制的重点目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