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珠PYU,比天珠年代更久远的珠子,你了解多少?

海欣爱翡翠 2025-02-13 16:57:32

Pyu(念成四声), 通常指的是古骠国,它是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佛教古国,年代划分于公元220年﹣832年,位于现今缅甸一带

而我们在玩珠子的时候所指的 Pyu ,其实包含了缅甸的古骠国和泰国华富里的陀罗钵地王国,甚至延伸到高棉和占城等地,也就是现今的柬埔寨和越南。

而且在珠子圈说的 Pyu 所指的年代也更加广泛,上限提高到了距今2000年以上的萨孟河谷,是比天珠更早的存在。

Pyu 珠的材质和种类非常丰富,有各种蚀花类 Pyu 珠和天然类 Pyu 珠,还有异形珠等等。我们提到的 Pyu 珠,指的是蚀花类 Pyu 珠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最常见的玛瑙、矿石和木化石材质的瓜珠。通常容易和邦迪克混淆的,就是木化石材质的 Pyu 珠。

说到Pyu 珠,就不得不提一下,邦迪克珠。这两种珠子外貌非常相似,很多新手都无法区分,但不管是从原材料,还是年代以及制作工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邦迪克其实应该划分到部落珠饰里,它来自缅甸北部山区的部落民族﹣钦族。邦迪克这个名字是 Pumtek 的音译,缅语意为传家宝。在约定俗成的理解中,邦迪克珠指的是使用蚀花技术制作的木化石珠子。

早些年的古珠玩家说起邦迪克的年代,基本都是说邦迪克是千年,而现在有了更完善的体系和认知之后,对所谓一代邦迪克的年代划分基本在300-500年之间。

一代邦迪克

二代邦迪克

新的三代邦迪克在 Dubin 所撰写的《 The history of beads 》一书中,对邦迪克年代的划分是16世纪以后。而且很重要的一点,邦迪克的制作工艺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并且至今还在持续制作,这也是为什么邦迪克会有一代、二代来进行年代的区分。

PYU 的制作工艺pyu珠的两种颜色都是人为施加的,使用的是抗染加碱性溶剂浸泡染色的蚀花工艺,所以我们在实物中看到的 Pyu 珠,珠体上两种颜色之间的界线更加分明,对比度也更加强烈,甚至有一些情况下,可以看到所谓的"脱线",也就是白色线条变浅或消失,直接露出黑色底色的情况。

而且通过 Pyu 珠的半成品标本可以得知, Pyu 珠的制作是先蚀花再打孔的,由于佩戴使用的方式,大多数都 Pyu 珠孔道两侧磨损并不明显,而且从孔道的方向看,明显能看到外层的黑色和内部材质的浅色分层。

邦迪克的制作工艺邦迪克的制作方式和 Pyu 珠有所不同,可以说是简化版的蚀花工艺,蚀花的方式更接近类型一的蚀花红玉髓珠。从目前和缅甸工匠所获取的邦迪克的制作流程来看,邦迪克并没有类似天珠一样的通体白化工艺,而是直接使用抗染剂遮盖木化石的原色,再使用碱性染色剂涂抹底色的部分来制作。

通俗地来说,就是邦迪克的浅色或白色线条并不是蚀花工艺所致,而是在抗染剂的作用下保留了木化石原本的颜色,深色或黑色的部分则是通过蚀花工艺施加的颜色。

不管是PYU珠还是邦迪克珠,它们的民族历史韵味和多种多样的图腾魅力,使得它们流入了文玩市场,尤其是邦迪克珠被称为“地珠”。如果说天珠是从天而降的神赐,地珠就是大地母亲所孕育的至宝,毕竟在亿万年前的材质加持下,在赋予手工制作象征意义的图腾,作为地珠之母,也算实至名归。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