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饰作为最能体现女性美的饰品之一,自古以来在首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考古发掘资料显示,耳饰起源很早,自远古社会开始,耳饰与项饰、腕饰等便成为原始先民美化生活的物品,是人们追求美的见证。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起源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的变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进步,首饰制作不断发展。同时,首饰也被赋予了财富与地位的象征意义。曹植在《洛神赋》中提到“戴金翠之首饰”,最初首饰只表示“戴在头上的装饰品”,随着种类增加,首饰开始泛指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饰物。了解了首饰的字面意义后,我们一起走进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史。
耳坠的来历与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有关。传说貂蝉发现自己耳垂太小,苦思冥想后决定在耳垂上挂一件装饰物来掩盖缺陷。于是她找银匠制作了一对银耳坠佩戴,漂亮摇曳的耳坠果然为她增添了姿色,其他人看到后纷纷效仿,从此戴耳坠的风俗逐渐流传开来。
在中国古代,耳饰是所有首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不仅起着装饰作用,还表示礼仪。古代耳饰造型丰富,主要由妇女佩戴,个别男子也有佩戴。佩戴耳饰的方式通常有三种:穿挂于耳孔、以簧片夹住耳垂、以螺丝钉固定。中国耳饰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质料不同、形状各异的耳饰,如浙江省河姆渡、江苏省常州圩墩、四川省巫山大溪、安徽省含山凌家滩等地出土的耳玦,吉林省镇赉聚宝山等地出土的耳坠,辽宁省沈阳新乐出土的耳珰。
青铜时代,女子饰品文化开始萌芽,商代女子佩戴各种精美的玉器和青铜器饰品,如耳环、项链、手镯等,形态各异,寓意丰富。这一时期的饰品体现了商代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商代耳环在铸成型后采用捶打工艺制作,耳环寓意着女子美貌和品德,项链象征女子的地位和财富,手镯代表女子的家庭和幸福。秦汉时期,女子饰品文化进一步发展,汉代女子佩戴的饰品以珠串、耳环、项链、手镯为主,造型简洁,色彩丰富,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饰品文化呈现多元化特点,包括头饰、发簪、耳环、项链、手镯等,形式多样,材质丰富,如金、银、玉、珍珠、玛瑙等。隋唐时期,汉族女子因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文化影响,穿耳洞的并不多,但胡人的装扮也在社会上流行。唐代耳环制作精细,装饰华丽,是金首饰中的珍品。隋唐女子饰品文化达到巅峰,金银、珍珠、翡翠、玛瑙等名贵材质成为主要选择,造型精美,寓意吉祥。
宋元明清时期,女子饰品文化逐渐成熟。宋代女子佩戴的饰品主要以金银、玉、珍珠、翡翠等贵重材料为主,造型精美雅致,寓意深刻。元代受蒙古族影响,饰品风格粗犷豪放,显示了蒙古族人民的勇敢和豪爽。明清时期,女子饰品文化空前繁荣,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湛,银饰品逐渐流行,融入汉族和蒙古族的艺术风格。
明代是金银工艺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工匠们工艺精湛,运用了锤鍱、錾刻、累丝、掐丝、搓花丝、炸珠、焊接、开模、镶嵌等技术,制作过程中常采用镂空技术,使金银饰件更加精致、醒目,极具装饰效果。清代耳环样式千变万化,制作精美,风格多样,多以金、银、白玉、翡翠、珍珠等制成。女子根据身份、服装、场合、季节不同选择耳饰,充分展示了中国女子饰品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辉煌发展历程。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珍惜并传承中国女子饰品文化,让它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