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救钱学森,筹码大到让美国无法拒绝!

晓红观影 2024-10-12 14:28:00

5年软禁,美国人戏称“一人抵五个师”。

当年,为了将钱学森从美国搭救回祖国,中国政府可是和美国政府到底用了什么筹码?自以为不亏损的美国如今却是后悔不已。

一代匠人

1911年,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的一家书香门第。作为家中的独子,他从小就受到了精心教育和培养。

不过三四岁时,钱学森就显示出了惊人的记忆和心算天赋,让周围的人惊叹不已。

可以说钱学森那一代人,基本都是在启蒙思想和救国情怀的熏陶下成长的。因此,钱学森自小就有“使我的同胞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的志向,而且矢志不渝。

不管是他后来在考入上海交大、还是赴美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学有所成、然后报效祖国。

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最初就读的是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他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随后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当时的世界级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

在这位顶尖学者的指导下,钱学森钻研起了微分积分、原子物理、统计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

当他发表出《探空火箭行分析》、《高速气体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多篇博士级论文时,连冯.卡门教授都对其赞叹不已。

而此时正值1939年前后,钱学森不过才二十八九岁,他在学术上已经能和冯.卡门教授从师生角色转变成合作伙伴角色了。

对于这样一位年轻杰出的人才,美国军方当然不可能视而不见,他们很快就让钱学森参与了二战期间设立的机密军事科学研究工作。

特别是在美国得知德国正在研制火箭的情报时,美国军方更是加紧了对冯.卡门教授领导的远程火箭研究项目的催促。

作为冯.卡门教授的学生和得力助手,钱学森自然要担当起理论组的重要责任,同时也确实为项目成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此刻的钱学森显然没能预料到,这些成绩反而会给他以后回国申请埋下被拒、甚至被困的隐患。

随着项目工作的进展和研制的深入,钱学森的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也开始越发突出。就在他和郭永怀联合发表的论文《二维可压缩亚、超声速混合流和上临界马赫数》后的第二年。

36岁的钱学森成了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同行钦佩其才华甚至赠了他一个“天之子”的外号。

也是在这一期间,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举办了婚礼,随即又打算在美国波士顿安置新家。

到这一步,钱学森的求知历程基本上是一片坦途且成绩斐然,个人的爱情事业也获得了双收。

直至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收到一封来自曹日昌教授邀他一起回国效力的来信,钱学森便义不容辞的做起了回国准备。

一路坎坷

像钱学森这样掌握关键理论和技术的人才,美国是既想重用、又不得不保持着相当的警觉。就在美国察觉钱学森有意回国的1950年7月,美国政府便以非法入境为由将其拘留了起来。

即使两周后经同事保释出来,钱学森的活动还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严密的监视。

美国军方一名军官甚至毫不掩饰的说:“宁可毙了他,也不能放他回国!”

此时钱学森才意识到,因为参加过美国军方机密项目研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

作为学者,他原本只知道单纯的做研究、做学问。而作为中国人,他认为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没有什么不对。

更何况那时候不止是他一个人,而是世界各地的诸多中国籍学者都怀着满腔热忱,准备着返回祖国参与建设。

钱学森无论如何想不到,他在美国这一段类似软禁的滞留,竟然会长达五年之久。

据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回忆,在钱学森被拘留的两周多的时间里,他一天暴瘦了一公斤,回来后还失声了一段时间。

可见当年他不光是被限制了自由,显然还受到了肉体折磨。之后的时间里虽然没再遭受皮肉之苦,但精神的压力和恐惧可想而知。

一直到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中国提出以美方战俘换回包括钱学森在内的40名留美学生回国,美国依旧是当场拒绝。

最后还是周总理出面,提出以朝鲜战争期间被俘的11名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这才争取到了钱学森等人的安全回国。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即当时拍板此事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做出了误判。

他认为经过五年时间,钱学森所掌握的技术信息和理论知识已经“过时”,不再能够对美国构成威胁。

而艾森豪威尔不知道的是,钱学森临回国前拿着自己所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向老师冯.卡门教授告别。

冯.卡门教授在看完书后,曾认真的向钱学森表示:“你现在在学术上已经超过了我!”

钱学森在万分激动的感谢过老师、同时也是国际权威的肯定之后,这才信心十足的踏上了返乡之路。

就在他回国后的短短十五年里,中国的“两弹一星”便相继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开始逐渐大放异彩。再后来的事,中国人也都耳熟能详了。

在中国,钱学森不单是“两弹一星功勋章”的获得者,也享有“中国航天之父”的美名。

他的荣誉不仅来自于自己的广博深厚的学识,还来自他的拳拳报国之心!

3 阅读:354

晓红观影

简介:大量案例参与经历,普法在我,懂法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