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近期报道,中美贸易紧张升级,中国炼油企业大幅削减美国石油采购,转而以空前规模从加拿大进口原油。美加在对华原油出口方面的形势,就此发生戏剧性变化。
贸易(资料图)
加拿大西部的跨山管道扩建项目(TMX)于去年投入商业运作,为中国和其他东亚石油进口国获取艾伯塔省油砂区的丰富原油储备拓展了渠道。货物跟踪和分析公司VortexaLtd.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从跨山管道终点附近的温哥华港运往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飙升至前所未有的730万桶,这一数字在4月预计还会进一步上升。
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石油量,已从去年6月的峰值2900万桶降至如今每月仅300万桶。自去年5月加拿大跨山管道扩建项目投产后,中国对加拿大原油的需求便开始增长。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征收关税,更是让中国对加拿大原油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加中能源与环境论坛总裁姜闻然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因为贸易战,中国不太可能继续进口更多美国石油”。
其实,中国从北美进口的石油量远低于从中东和俄罗斯的进口量。但加拿大的油砂价格相对较低、密度较高且含硫量较高,而中国许多最先进的炼油厂都具备加工这些原油的能力。对亚洲炼油商而言,具有类似特性的中东原油,如伊拉克的巴士拉重质原油价格相对较高,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油砂更具竞争力。
贸易(资料图)
在原油出口这件事上,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美国采取贸易霸凌手段时,就应该想到,世界各国并非只有美国一家合作伙伴,谁都可以开拓新的进口渠道。于是,加拿大成为了中国新的原油供应方,成了“关税大棒”下的最大赢家之一。
农产品贸易领域也呈现类似局面。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2024年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额达16亿美元的贸易已陷入停滞,而澳大利亚的谷饲牛肉在中国需求激增,2月和3月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近40%。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巴西对中国的牛肉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三分之一,3月中国进口的家禽同比增长19%。与一年前相比,1月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量下降了54%。
在加拿大国内,社会各界掀起“反美”浪潮。原本支持率低迷的自由党,因特朗普的“助攻”上演绝地反击。民意调查显示,自由党支持率从不到20%快速跃升至超40%,部分民调接近50%,远超保守党支持率。自由党更倾向对美采取强硬政策,这让其在加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赢得民众支持。加拿大政府也采取实际行动反制美国,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而加拿大保守党也批评美国的行为,并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新的贸易伙伴关系。
贸易(资料图)
此外,美国在边境贸易方面也遭受损失。美国国际贸易管理局数据显示,3月乘飞机入境美国的非公民人数同比减少近10%。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加拿大加征惩罚性关税后,不少加拿大民众取消了赴美度假计划。以美加边境的华盛顿州华特科姆县为例,当地商户生意暴跌。许多原本前往美国购物的加拿大民众,因加美关系紧张和美国的关税政策,选择留在加拿大国内消费。当地一家加油站老板表示,以往周末有大量加拿大顾客前来加油购物,如今周末生意锐减,收入大幅下降。一家主营户外用品的商店老板也称,过去加拿大顾客是重要客源,现在销售额大幅下滑,不得不考虑裁员和缩减业务规模。
美国贸易霸凌行径最终适得其反,加拿大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受益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合作共赢才是各国发展的正道。美国若想维护自身利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就应摒弃贸易霸权思维,回归到平等、合作的国际经济秩序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