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4月8日,英国国防部宣布将“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调往“印太地区”,而英国竟然还放出豪言,他们的一艘航母可战中国的两艘航母。
那么这次英国航母远赴印太地区究竟有何目的?而他们的航母真的有他们说的那么厉害吗?

4月8日,英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计划在4月22日启程前往“印太地区”,与日本进行联合演习,这意味着,时隔四年,英国航母再次进入这片充满复杂局势的海域。

而这次他们真的下了血本了,军队方面海军直接动员了2500人、空军动员592人、陆军900人共同参与行动,其中服务人员更是高达4000人,航母上搭配了两个完整的F-35B中队,共计24架。
除此之外,挪威海军将贡献一艘护卫舰和补给舰,西班牙和加拿大各派出一艘护卫舰,声势十分的浩大。

这次航母部署,不仅仅是出动几艘军舰那么简单,更像是在向大家宣告英国回来了,它想让大家看到英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也想告诉世界“全球英国”战略正在认真执行。
英媒的大肆渲染英国媒体借此大做文章,声称“威尔士亲王”号能够与中国海军的多艘航母相抗衡,甚至取得胜利。

其实英国航母看似强大,实际存在不少质量缺陷,可能影响作战能力和使用寿命,同时,建造和维护航母耗资巨大,许多国家面临资金压力,难以保证航母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营。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航母的发展,使其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光,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自服役以来,问题不断,技术故障是家常便饭。

2020年,航母接连出现两次严重的漏水事故,其中一次动力舱被淹了一米多深,不少电子设备泡汤损坏。
2022年8月,在前往参加美加英联合军演的途中,“威尔士亲王”号的螺旋桨轴突然断裂,被迫长时间趴窝维修。

这些事让大家更怀疑这艘航母到底靠不靠谱,英国《每日邮报》甚至报道说,因为没钱,英国政府可能要把“威尔士亲王”号封起来或者卖掉。
虽然英国海军发言人否认了这个说法,但还是让大家开始担心英国海军以后会怎么样,这件事引发了公众对英国海军未来发展的严重担忧,让人不禁怀疑其是否还能维持强大的海上力量。

英媒认为,英航母上F-35B是五代机,而中国的辽宁舰和山东舰上的战机是歼-15,歼-15是四代半战机,跨代战机几乎是全方面碾压,所以他们认为自家航母能够打得过中国航母。
英国媒体吹捧“威尔士亲王”号,可能更多是想满足国内的爱国情怀,顺便配合政府的宣传,他们把这艘军舰说得特别厉害,好像能轻松打败中国的辽宁舰和山东舰。

但现代海战并非单打独斗,而是高度依赖体系对抗,这种作战模式下,双方实力差距的评判变得复杂。
仅凭舰船数量或单个武器性能,无法准确评估整体作战能力,更不能忽略信息、后勤、指挥等因素的作用。

这包括了护卫舰艇的防御能力、打击潜艇能力,还有后勤补给是不是及时,以及指挥控制是否高效。
中国航母战斗群在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各环节配合默契,整体作战能力更上一层楼。

而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满载排水都在6万吨以上,而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仅4.58万吨,这意味着我们的航母能搭载更多的飞机和弹药。
中国海军还拥有大量先进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这些力量可以有效地保护航母并为其提供支援,形成强大的战斗体系。

整体而言,中国航母的战斗力不仅仅体现在自身,更依托于整个海军体系的强大支持。
更重要的是,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区域防御系统,能够阻止或延缓敌方航母进入特定区域,这套防御体系可以帮助中国海军从多个方向、以多种方式攻击敌方目标。

与此形成对比,“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单独前往亚太地区,面临后勤补给和作战支援方面的挑战,它可能难以获得所需的物资和协助,这会限制其作战能力和持续作战时间。
如果“威尔士亲王”号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发生战斗,它将会非常危险,由于远离后勤保障和支援,这艘战舰将变得十分脆弱。

在没有本土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它更容易受到攻击,难以获得补给和维修,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
英国把航母派到亚太,背后的想法可不少,它可以加强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好伙伴的军事联系,保住自己在这一区域的利益。

英国想用这种方式来牵制中国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航母部署就是一种姿态,表明英国不会忽视亚太地区的局势变化。
英国政府还希望借助这次军事行动,转移国内民众对各种问题的关注,让大家更团结,从而提高政府的支持率,使执政地位更加稳固。
说白了,他们想通过对外用兵,缓解国内的压力,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让大家更拥护政府的领导,这样一来,即便国内存在一些问题,民众也更容易接受,从而减少社会矛盾。
参考资料中国青年报2024-11-12《外媒:双航母难助英国海军重温旧梦》
环球时报2025-04-10《英国再次派出航母前往亚太,将与日本联合演习》
每日咨询报2025-04-10《皇家海军的航母打击群正在出发。它在战斗中能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