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中美两国2024年的政府收入数据终于揭晓,截止到今年九月,美国政府那个征收了4.92亿美元的税款,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已经达到了35.8万亿。
而中国的税收则与之天差地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中国经济真的与美国相差这么多么?
【差距拉大的表象与隐忧】
2024年的财政数据,引发了全球经济学界的广泛讨论,美国以4.9万亿美元的政府收入再次刷新了记录,而中国则以19.9万亿元人民币暂居第二。
细究数据结构,美国的财政收入几乎完全依赖直接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税。
数据显示,个人所得税占美国税收的39.6%,社保税则占到25.3%,这种收入模式固然在短期内能保持政府收入的稳定,但背后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高昂的税率压制了消费意愿,很多美国人选择勒紧腰带过日子,这直接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中国的财政收入模式则显得与之不同,中国主要依赖间接税,这种税收模式更倾向于企业缴纳,减轻了普通居民的负担。
正因为如此,即使2024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同比下降了0.6%,但民众的消费能力却得到了相对的保障,这为经济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或许正是两国财政走向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美国的收入数据非常耀眼,但其隐患也日益显现。
不断飙升的财政赤字与国债,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给美国政府的财政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财政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货膨胀,2022年,美国的名义GDP增长率高达9%,但其中至少有7个百分点是由通胀带来的。
这种虚增的经济数据,看似让美国的经济表现更加亮眼,实际上却掩盖了经济疲软的本质。
【巨额赤字,超级大国的“软肋”】
尽管美国的政府收入稳居世界第一,但这背后隐藏的财政赤字问题,却是它不可忽视的“软肋”。
2024年,美国的财政赤字达到了惊人的1.83万亿美元,相较于前一年增长了8%,更是创下了历史第三高。
近年来,美国的赤字问题愈演愈烈,为了填补财政漏洞,美国政府选择了最直接的手段:出售国债。
国债利息的累积正成为一个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到2024年,美国在国债利息上的支出已高达882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国防预算。
这一趋势,就像一个无底洞,将国家的财政资源不断吞噬,最终让整个财政系统走向脆弱化。
赤字问题的另一面,是美国庞大的支出结构,国防、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几乎占据了政府预算的绝大部分。
这种过度依赖高支出的财政模式,使得美国政府始终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境。
近年来,美国对外多场战争的军事投入,使得国防支出占比居高不下,而医疗保险支出的不断攀升,也让财政赤字雪上加霜。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正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每一次财政赤字的扩大,都意味着更多的借款,而更多的借款又进一步推高了债务利息支出。
对于美国来说,这种循环就像一把“时间炸弹”,正在为未来经济发展埋下更大的隐患。
反观中国,虽然2024年也有财政赤字的安排,总额达4.06万亿元人民币,但整体赤字率始终被控制在3%左右。
这一数字符合国际财经纪律的要求,也表明中国的财政状况依然稳健,在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和就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是三大重点领域。
这些支出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能为社会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比之下,美国的赤字模式更多地依赖于透支未来,随着债务的累积,美国财政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这种不健康的财政结构,正在逐渐削弱美国的经济稳定性,而这一点,或许正是中国与美国之间最大的区别。
【汇率风暴背后的真相】
过去三年,美国通过加息政策让美元持续升值,而这种强势美元直接导致中国的GDP在以美元计算时出现明显缩水。
尤其是从2022年开始,人民币汇率承受了巨大压力,中美之间的经济数据差距被进一步放大。
美元的迅速升值不仅对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造成冲击,也在国际贸易中形成了广泛的不平衡。
中国的GDP以人民币计价增长稳定,但因为美元的升值效应,在换算成美元后出现了缩水。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中美GDP差距在数据上显得格外显著,不过,2024年,全球的汇率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加拿大央行和欧洲央行相继降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放缓货币紧缩步伐。
市场预计,美联储也将在今年被迫加入降息阵营,如果这一情况发生,美元的强势地位将难以维系,人民币和其他主要货币或将迎来重新调整的机会。
这意味着,过去因汇率波动造成的中美经济差距,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复。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GDP增长,近年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货膨胀的推升,以2022年为例,美国的名义GDP增长率高达9%,但实际增长率却仅有2%。
这7个百分点的差距,完全是由高通胀带来的“虚增”,这种通胀驱动的增长,虽然在短期内提升了美国的经济数据,但对真实的经济实力贡献微乎其微。
相较之下,中国的GDP增长更多来源于实际经济活动和内生动力,其增长的稳定性显然更具竞争力。
当美元逐步走向贬值,通胀回落成为常态后,美国的经济优势将逐渐显露出其脆弱性。
汇率对GDP的影响正在缩小,而中美经济的实际增长差距将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全球面前。
中国在实际增长率上的长期领先,或许将成为未来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问题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汇率调整或通胀影响,中美之间在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和全球供应链上的差异,也在逐步改变全球经济的力量对比。
【经济政策的博弈与未来方向】
中美两国经济竞争的背后,政策选择成为关键的影响因素,美国近年来为刺激经济增长,多次实施减税政策,但同时却未能有效控制财政支出,导致债务规模持续扩大。
这种“增收入、无节流”的模式,虽然在短期内为经济注入了活力,但从长远来看,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2024年,美国债务利息的支出已经超过国防预算,这种巨额内耗,正逐步蚕食着其财政管理的可持续性。
减税带来的另一层问题在于对政府收入的压力,以2001年通过的《经济增长与减税协调法案》为例,该法案显著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税率,但并未同步减少支出。
这一政策最终导致美国债务快速攀升,进一步加剧了财政赤字问题,2022年,美国再次推出类似的《通胀削减法案》,试图通过减税促进消费,但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这种做法显得力不从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财政政策,中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比如针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缓税政策,通过灵活的税收调控支持经济复苏。
此外,中国的财政赤字始终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2024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安排为4.06万亿元人民币,赤字率维持在3%左右,符合国际财经纪律的要求。
在美国,个人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而中国则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美国的高消费模式虽然短期内推动了经济发展,但长期来看,对国内制造业和生产型经济的削弱尤为明显。
而中国通过优化产业链结构,提升了本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增长模式。
最终,中美两国经济政策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两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在短期内,美国的高消费和债务驱动模式或许能带来更高的增长数据,但中国以实际增长为主的模式,则展现了更强的韧性和可持续性。
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谁能在政策上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谁就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结语】
中美两国的经济差距,既反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揭示了各自的挑战,美国的财政数据虽然耀眼,但背后的赤字问题不容忽视。
而中国在收支平衡和资源配置上的韧性,成为了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核心优势,
对于两国来说,经济竞争是长久的命题,但最终的目标是人民福祉和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信息来源:
环球网————首次达到34万亿美元 “野蛮生长”的美国国债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日报网————「C财经」财政部:中国财政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END
民众的消费能力得到了相对保障,小编的口才真好
两个国家使用不同的货币根本不可相比,唯一能相比高低的是税收收入或财政收(含非税收入)占GDP的比例,小编明白吗?
你说丑国年收4.9万亿他们自己敢认不??[得瑟]
额
这种对比有啥意义,最重要是公民的工资、医疗、教育、退休金公平等的数据
美国地铁一个护栏要一百多万美元,花的也多
各有各的活法[笑着哭]
中国应该征收遗产税!2千万以上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