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愿意降低对华关税,还释放“中美贸易接触”的假消息,
结果得到中方毫不留情的两度辟谣,还取消了1.2万吨对美大单,
中方此举释放了怎样的信号?中美之间的脱钩进程是否在加快?
与此同时,马斯克与美国财长爆发激烈争吵,又是什么原因?

最近特朗普宣布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时,全球股市一度出现了激烈反应。
美国商界、媒体甚至白宫都为此欢呼雀跃,似乎中美即将达成某种妥协。
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幻想,在中国政府的反应下瞬间破灭。

中国外交部迅速出面澄清,特朗普所言的“中美谈判进展”完全是假消息,根本不存在这种接触。
中国不仅公开辟谣,更在几天后宣布,暂停了从美国进口的1.2万吨猪肉大单。
这一举动,瞬间让特朗普的贸易政策陷入了尴尬境地。

在这之前,美国的猪肉产业一直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现在这笔大单的取消,意味着中国在供应链调整上的步伐更加迅速,
美国内部的分裂与混乱面对中国强硬的回应,白宫的高层似乎在特朗普的决策上发生了裂痕,

从而导致了政策上的深刻混乱,
马斯克与美国财长贝森特的矛盾早已公开化。
两人曾因为关税政策意见不合,发生了剧烈的争吵。
贝森特是金融界的资深人物,代表了美国主流金融利益,

马斯克是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对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着强烈的反对意见。
马斯克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关税政策将会让美国的科技产业遭遇“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贝森特则认为,对华加征关税才是挽救美国经济的唯一道路。
这种分裂让特朗普在制定政策时陷入了巨大困境。
由于两方声音的不断冲突,特朗普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上始终无法找到一致的立场。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面,特朗普决定通过“放出谈判消息”来扭转局面。
他再次宣布中美之间的谈判已经开始,并声称可能很快达成协议,
甚至透露可能会大幅降低关税。

白宫的新闻发布会让不少美国企业和媒体欢呼,似乎“贸易战即将结束”。
这一策略对中国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
中国外交部几乎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明确指出特朗普的说法完全不实。

中方强调,只有美国取消所有不公正的关税,才能谈判,
而不是在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试图迫使中国做出妥协。
特朗普的“钓鱼式”谈判策略最终落空。
尽管他通过媒体频频放出消息,但中方毫不买账。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美国面临的压力
事实上,中国的反应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的猪肉市场。
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日益严格,全球的供应链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革。
拉美、东南亚等地区的国家开始抢占美国市场的份额,中国则加速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
与此同时,美国的稀土资源供应也面临紧张局面。

特朗普在实施“脱钩”政策时,忽视了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的稀土库存已经严重不足,产业链上游的企业频繁发出警告,
要求美国政府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此时已经身陷泥潭的美国政府,却无法有效应对这一紧急情况。

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下,其他国家也开始站出来表态,拒绝美国单方面施压的做法。
英国、欧盟以及日本等经济体明确表示,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他们不会牺牲中国的利益。
日本首相石破茂甚至公开表示,若美国继续推行与中国脱钩的政策,
日本将不再跟随美国的脚步。

这一声明,显然让特朗普非常震惊。毕竟,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
日本的立场一直对特朗普政府至关重要。
这种全球经济体对美国政策的反弹,使得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计划进一步受挫。
原本期望通过强硬的关税政策来重塑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却使美国陷入了艰难的困境。
中国在这一轮贸易战通过取消美国的1.2万吨猪肉订单、
中国供应链的重组,以及各国的联合反制,特朗普逐渐暴露了自己在全球经济大棋盘中的弱点。
在这一局面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没有了继续推进的基础。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虽然表面上依然存在,
但在特朗普政府的“钓鱼式谈判”策略失败后,局势的转变已不可避免。
中国通过不屈不挠的反制政策,成功捍卫了自己的利益,
面对中方的坚定反应和全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
特朗普的政策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失败,最终以悲壮的方式收场。
文编辑:X

马斯克和美财长爆发激烈争吵:“胸口相抵”、狂飙脏话
2025-04-26 18:02·环球网

中国“大量取消”美国猪肉订单 2025-04-26 14:17·大象新闻

石破茂警告美国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