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600亿建设川藏铁路
投资960亿建设新藏铁路
投资654亿建设滇藏铁路
规划建设通用机场59个
为收复藏南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西藏的东南部,有一块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称为“藏南地区”,从清末以来就一直被印度非法侵占。
我们曾在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时,把藏南地区重新夺了回来,可惜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主动回撤了,留下无尽的遗憾。
难道这里是青藏高原的无人区,是个气候恶劣的不毛之地?
恰恰相反,藏南被人们称为“西藏江南”,是地球上最北端的热带地区,印度西南季风在这里被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使得年均降雨量达到9000mm以上,终年温暖湿润,又因其山地高差较大,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藏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极高,可达到90%以上,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不毛之地,反倒是个农作物一年三熟的“鱼米之乡”。
这么好的地方,我们1962年为什么拿下又主动撤回呢?其实是无奈之举。
我们常常用一个成语形容战略要地是“易守难攻”,而藏南地区却恰恰相反“易攻难守”,藏南地区的北部紧邻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以及多座7000米以上山峰。
这就算了,喜马拉雅山脉还处在地震带上,不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而且地质板块结构极不稳定,高寒缺氧再加上滑坡、泥石流频发,妥妥的生命禁区。
我们熟知的西藏旅游胜地墨脱县,直到2013年10月才耗时6年建设正式通车,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
如果不是我们基建狂魔的buff叠满,放在其他任何国家,想要给墨脱县通公路,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而在这之前,整个墨脱公路就是修好被毁,再修再毁的过程,想要完完整整的通车那是绝无可能的。
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冬季的大雪和雪崩,夏季的暴雨、滑坡和泥石流不答应。
1962年能够快速给印度致命一击,是我们花了一年时间,人、马、牦牛、骆驼齐出动,才秘密集结到了有限的后勤战略物资,让解放军甩开膀子打了一个月。
选择战略放弃藏南地区,在当时实属无奈,打仗就是打后勤保障,可我们根本无法给前线部队保障,强行驻扎藏南风险极大,一旦后勤补给中断,那将让前线战士们陷入绝境。
反观印度这边,后方都是大平原,虽然无险可守,可是后勤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送上前线,我们的后勤实在跟不上也耗不起。
因此,藏南地区我们一个冲锋就可以拿下,但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又很难坚守。
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控力度,我们亟需修一条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的公路,慕生忠将军带领2000多名筑路英雄,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使命。
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修公路谈何容易,他们克服高寒缺氧、风餐露宿、工具简陋等等不利因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从1954年5月11日开工,到当年的12月25日,耗时7个月零4天,全长1227公里的青藏公路正式通车,是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壮举,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
在青藏公路建设前,1950年4月,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正式开始修筑,11万名藏汉同胞和军民参与了建设,从成都到拉萨,全长2412公里,1954年12月25日通车。
1957 年开始修筑川藏公路南线,全长2149公里,1969 年全部建成通车,成为著名的318国道的一部分。
川藏公路建设难度极大,3000多名筑路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即使付出如此大的代价,直到上世纪90年代,每年仍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通了公路的西藏,也早早把铁路建设提上了日程,1956年铁道部开始前期规划,1958年青藏铁路在格尔木开工建设,然而因为工程难度和财政压力巨大,1961年全线停工。
1973年再次提上议程,但直到2001年中央才重新同意青藏铁路的建设方案,经过10多万筑路建设者的艰苦奋斗,2006年7月1日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西藏从1954年通第一条公路以来,截止2024年底,各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2.49万公里,覆盖了西藏的各个地区。
2024年西藏共实施了431个公路建设项目,包括309个农村公路项目,17个乡镇和192个行政村铺设了硬化路,乡镇和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7.99%和86.05%。
未来,西藏将继续完善以拉萨为核心的城市圈路网建设,将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和那曲五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形成“5城3小时”经济圈。
青藏铁路虽然已经大幅缓解了西藏物资的运力问题,但是青藏铁路只解决了西北跟西藏的物资供应问题,中东部发达地区与西藏的铁路物资运力问题仍亟待解决。
川藏铁路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规划论证线路,但因技术和资金成本等问题一直难以实施,2009年终于敲定最终建设方案,决定分三段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2018年12月28日,全长140公里的成都到雅安段建成通车。
2021年6月25日,全长403公里的拉萨到林芝段建成通车。
2020年11月8日,建设难度最大,全长1011公里的雅安到林芝段正式开工,建设工期10年,预计将于2030年11月7日全线竣工通车。
川藏铁路的建成,不仅可以方便内地与西藏的往来,再加上电气化双线铁路的建设标准,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可以极大提升西南地区向西藏的战略物资投送能力。
川藏铁路林芝地区,距离最近藏南中印实控线仅20公里左右,未来收复藏南,川藏铁路就是一条战略物资生命线,印度说不紧张是假的。
基于此,川藏铁路雅安到林芝段,预算投资3198亿,100%由国家出资,这在铁路建设中是极为少见的,可想而知这条铁路大动脉对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性。
新藏铁路从2004年开始规划报批,中间历经多次审批,2022年新藏铁路前期工作开始提速,5月31日国铁公司发布勘察招标公告,目前已完成初步测量工作。
新藏铁路北起新疆和田(在和田将与新疆铁路网接轨),南至西藏日喀则(日喀则与拉萨铁路已经通车),全长2000公里,项目预算投资960亿。
新藏铁路建设难度极大,将穿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等众多山脉,以及几十条冰河,面对戈壁沙漠、永久冻土层等崇山峻岭间的无人区,但是我们再难也必须要建。
新藏铁路距离中印边境最近处约80公里,不仅打通了西藏和新疆的铁路联系,对于未来西藏和新疆战略物资的投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5年,新藏铁路日喀则至佩枯错段将开工建设,而佩枯错至和田段也力争尽早开工建设,预计建设工期为10年,2035年实现通车目标。
新藏铁路还将规划建设到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中尼铁路(佩枯错至吉隆口岸铁路),推动中尼两国的深化合作。未来还能连通泛亚铁路,实现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往来。
未来,还将择机推动通往印度的亚东口岸铁路(日喀则至亚东)、普兰口岸铁路(巴嘎至普兰),寻求与印度的经济往来,当然这可能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
滇藏铁路将为西藏打通另外一条从云南通往西南的快速通道,目前全长139.7公里,丽江到香格里拉段(在丽江将与云南铁路网接轨),已于2023年11月26日正式通车。
波密到然乌段(波密将与川藏线接轨)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25年将正式开工,香格里拉到然乌段将穿越横断山脉,建设难度巨大,目前仍处于前期可研阶段,希望尽早可以传来好消息。
西藏发布的通用航空发展规划(2021-2035),预计到2035年通用机场将达到59个,实现每个县拥有一座机场的目标,整个西藏都铺满了机场,简直不要太壮观。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地震后,紧邻震区的日喀则定日机场,下午就迎来第一架满载救援物资的航班,机场在紧急情况下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西藏大量机场的兴建,将把藏南地区纳入战机辐射范围,进一步强化装备和物资的快速部署,确保对藏南前线的战略威慑和应急反应。
对于收复藏南,我们一刻都没有放松,当年苦涩无奈的后勤短板如今正在补齐,已经实现公路、铁路、航空的全方位立体布局。
孙子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如今,西藏这一系列基建大动作,就是最大的阳谋,摆明了给印度看的,就看你上不上道。
孙子又曰: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对敌人最高明的打法,就是通过战略威慑,逼迫敌人不战而降,我们在下一盘大棋。
印度,希望你能看懂我们的良苦用心,通过谈判主动归还藏南地区,我们之间就还是好邻居好伙伴,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记住:中国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部分地图来源:地球知识局、地图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