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撤档了?《蛟龙行动》票房惨败,真的“要怪吴京吗”?

令狐伯光 2025-02-17 23:16:57

文|令狐伯光

2025年春节档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哪吒2》有多成功相信不用多讲了。这个在此之下也就《唐探1900》成功,《熊出没》一向很稳,而《射雕》其实应该没怎么大亏(他那个投资只看看),《封神2》和《蛟龙行动》绝对亏钱了。

这当中《蛟龙行动》亏得特别惨,可以说是惨亏,毕竟这部片子真正投资10亿。

《蛟龙行动》是《红海行动》的续集,由前一部导演林超贤执导,主演则包括黄轩、于适、张涵予、段奕宏等人,《蛟龙行动》票房只有3.79亿元,只怕亏了十亿(现在这点票房分账过后,对于这部电影的投资真就是杯水车薪。)

因为《蛟龙行动》成绩很不好,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上映的时候很不高兴。曾经在朋友圈发文称《蛟龙行动》和两年前同由博纳出品的《无名》一样遭遇恶意差评,并表示《蛟龙行动》绝不会撤档,现在的公告说法是:

说到底,还是撤档了。

它说是说会剪辑一个特别行版,但只要你稍稍了解电影就知道非常困难。

这仍然造成巨大亏损,只是能救一点是一点,那么《蛟龙行动》为啥扑了呢?

很多网友说是因为去年“王星事件”什么主旋律破产,网友都在骂吴京,那问题来了你们不是骂《唐探1900》是主旋律,在上价值,怎么它票房那么成功?任何一部电影商业上面的全面失败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所谓的“王星事件”只占很少很少的因素,《蛟龙行动》全方位失败,在我个人看来其实跟林超贤导演的《紧急救援》失败是一样的。

投资10亿票房不到4亿?撤档的《蛟龙行动》是部烂片吗?

只要你看过这部电影都会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那就是《蛟龙行动》很明显不是烂片。

《蛟龙行动》其实拍的不错,当做爽片来看的话,绝对对得起票价!特技、大场面等非常不错,节奏紧凑,绝对的全程无尿点,紧张感贯穿始终,故事情节中的有些不太合理之处,也被紧张感冲淡了。

这部电影不能当硬核军事电影来看,要当爆米花紧张刺激大片来看,跟《红海行动》看的眼光不能一样,不然你会大失所望,但它完成度还是比较差的,《红海行动》每个队员我都记得,蛟龙小组我都没记住几个人,还有最后打斗的还有水里战太乱了,不知道谁是谁。

这个可能是《红海行动》全部写的是队员,这作写队员的只有50%,另外50%写的是潜艇去了,还有佟莉的死故意煽情,至于张涵予吹口琴那里,如果你是用爆米花电影来看,其实就是吹口琴引出歌曲来鼓舞士气,但是硬核军事片出现这样的桥段就很尴尬。

这电影从军事类型电影来看,问题还是挺多的,主要是无法带给人情绪。

像战术瑕疵,油井平台发起突袭的战术非常混乱,旁白的编剧没有场景概念,闭门造车,队长说“我在三楼把人质救了,你们在平台上再攻击”/有病啊,通讯无阻,同时发动偷袭啊。后续的整个偷袭效果也极差,毫无协调性,失去了这么长时间铺垫偷袭的戏份。

像无语场景非常多,除了吹口琴,次次次次男主平台上端着枪,看着敌人特工在我方秘密装备那里安装定时炸弹。有病啊,你叫看看啊,看的时间不会突突啊,非常有病,打磨的非常差、非常潦草,这是开始的5-10分钟剧情,印象分极差。

这个看看,后来在救将军的画面,跟将军对视又看看了。后来剧情才演绎将军被就出来了,这个过程我们会以为,这个看看又在发功了。

剧情演进瑕疵就更多了,我方潜舰首长圣母心,在敌我无法畅通沟通的情况下,贸然派小潜去救援,后续救援人员战斗过程中,触发鱼雷把我方最先进的潜舰干海底了。我方所谓救援人员到了敌人潜舰,也是各种突突,先去杀敌方人员,然后偶遇将军救了,揭开敌方有另一个坏将军的阴谋。

可以让敌方A将军及部下无线电向己方、向我方发布B将军的阴谋,然后我们了解敌我情况下再去救啊。

同时潜艇作战部分,因为现代没有什么潜艇大战,电影挺新奇刺激但是量太少,镜头太碎,节奏铺垫都不好,高潮没燃起来。而且像前蛟龙特种兵评价的那样,影片展现我们的潜艇特别的菜,高科技不行战斗素质不行,全程被敌人潜艇摁着打,最后能赢也是抖机灵靠运气,没讲明白怎么就听出来了,给人一种五成概率我上我也行的感觉。

突击队部分,战斗设计的太差了,同质化极其严重。除了开头,全部的战斗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狭小空间的遭遇战,毫无逻辑的拔枪互射丢手雷匕首互捅。莫名其妙打两个几乎一样的基地,遭遇一样的敌人,完成一样的作战目标,场面都是千篇一律的突突突炸炸炸,还要交叉剪辑,看的人头大如斗。

机器狗都是一边一只,偷懒也不带这么玩的啊。

《蛟龙行动》证明,中国军事战争片不能太“臆想”

如果你看过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这两部已经是商业上非常成功的同类电影了,但只要你稍稍认真点都会发现,这两部电影对于中国内地社会情绪,泪点,燃点的把控不如《战狼2》一根毛。

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到现在七八年过去了还在骂吴京,骂战狼。

湄公河完全就是部好莱坞特种兵团队片,只是换成了中国人,主角背景你会发现张涵予角色基本没有,彭于晏角色也就增加了一个女友吸毒受害的背景,但角色其实也立不起来,它就是打得精彩,剧本四平八稳,节奏还很好。

这个《红海》论剧本是更差的,基本就一直打打打打,只是把场面做到巅峰了。加上那个时候主旋律情绪很顶,电影场面确实做到华语电影巅峰,于是就逆袭了。这部《蛟龙》可谓集两部缺点之大成,很像导演另一部《紧急救援》。

这是一部调换阵营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猎杀红十月号》。 这部几乎是翻版的好莱坞抗俄神剧,把惊天阴谋的俄军叛将换成了西方大国叛将(比如马卡洛夫),把意欲和平的俄国总统派换成了西大鸽派将领,把独自潜入俄军基地的141特遣队换成了我们的蛟龙突击队。

其结局都是我方干掉了敌方的叛将、解决了危害全人类的惊天阴谋。 甚至于连对抗的方式和武器都是照搬好莱坞模板。且不说我军特战队员清一水地手持北约装备、虚构的我军龙鲸号核潜艇的外形全部取材自美俄潜艇,就连对抗都是经典的好莱坞式西部对决模式。

狙击手跟狙击手对狙,潜艇跟潜艇1V1,跟《使命召唤》完全是一个路数。但现代反潜作战中与水下潜艇配套的一系列力量,反潜直升机、驱护舰编队等等,全都被导演剔除了。明明是一整个大体系的斗争,被拍成了西部牛仔式的双雄对决。

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里海量的广告植入、未判别敌情就贸然进入冲突中的敌方潜艇救援的强行圣母心、为了一个无人潜航器就袭击大国油气平台的抽象行为,等等这些都不算什么事了,最大的问题是,我军的故事需要借由一个好莱坞的外壳来讲述吗?

两年前的《流浪地球2》,明明早已从七十年的现代化发展脉络中发掘出了关于未来的“中国故事”,加蓬基地的无人车、2047年的歼20C,都是根据现有中国装备的发展脉络创作出来的。而更重要的,郭帆提炼出了一整套“中国方案解决全球危机”的“中国故事”。

比如“饱和式救援”,比如“五十岁以上出列”,这些叙事无不来自于我们在汶川地震、在98洪灾、在抗疫时期的实际经验,最后被郭帆提炼了出来。 而今天上映的《蛟龙行动》,从道具到对抗方式都还和《红海行动》时一样是在学习好莱坞,而非独创出自己的路数。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懒惰,也是香港导演林超压根不懂,太多中国导演不懂了。

尤其是,海底火山放核弹、激光激活装置、火箭飞行兵、机器狗和FPV(甚至机器狗士兵也是东大独一份)等等,这些创意即使即使是放在好莱坞也不够新鲜了。为什么导演就无法展现一个完整的反潜作战网络、无法想象出超越使命召唤的未来危机和近未来装备呢?

撤档后,《蛟龙行动》还有希望吗?我认为很困难

现在观众不满的是武器装备太不中国(没有自己的东西),你电影服化道本身投入太大,再重拍重做投资是天价是不可能的(这也像《封神2》有传还是钱不到位后半段是补拍,结果导致剧情崩了,你重做起码得几千万甚至上亿,这是不可能的)。

其次就是故事剧情的问题(太过架空),那你不管是重拍还是调整都需要巨大的投入,这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的办法最多也就根据观众口碑调研重新剪辑,把一些比较尴尬,观众不喜欢的片段,还有冗长的剪掉。

这样电影可能更紧凑更好看一些,但能否完全挽救整部电影的票房呢?

按照前两年中国那么多撤档重新上映的片子来看,最多最多在现在票房基础上好点,那加起来也不到10亿,我们就满打满算重新剪辑口碑不错,档期不错再冲一波,你说十亿往上是不可能的,我个人觉得加上春节档3亿多票房10亿顶天了。

但是这个希望还是不大的,因为现在观众就是这样,不是神作就是构思,没中间派,没有兴趣,它就是没有兴趣了!

0 阅读:262

令狐伯光

简介:游戏模型师| 动画爱好 | 影视产业分析 | 网络小说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