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的皮肤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突然间“青一块紫一块”,原以为是不小心磕碰造成的,却经常无缘无故出现,还记得小时候邻居奶奶说这叫作“鬼捏青”,是“鬼”趁我们睡觉时偷偷把皮肤捏青,当时听着很害怕,长大后知道,这只是个哄小孩子的「鬼故事」。

那么,这“青一块紫一块的斑点”到底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第一种原因:毛细血管破裂
毛细血管遍布人体全身,一根毛细血管才相当于发丝的二十分之一,管壁薄且脆弱,呈网状连接身体静脉和动脉。

可能是由于先天遗传因素、缺少维生素C等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不注意的磕碰或者外力击打:导致皮肤下面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淤积在皮下会形成淤青,时间久了可以自行逐渐消退。
第二种原因:过敏性血管炎
血管炎可能是由于遗传、感染、过敏等因素导致,在炎症的刺激下,会导致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从而出现皮肤瘀青的现象。可遵医嘱口服甲泼尼龙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治疗。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若过敏性血管炎并发过敏性紫癜者,轻则出现关节肿痛、腹痛,重则可有便血、呕血现象,甚至发展为肠套叠肠穿孔。可能是感染、药物过敏等因素导致,会导致皮肤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从而引起上述现象。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片、芦丁片等药物治疗。
因此若出现上述过敏性血管炎表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血液或感染病原学等检查,配合治疗。
第三种原因:血小板减小、功能降低
一旦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者功能低下,如血小板破坏过多,则会引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临床简称itp,是出血性疾病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本身属于一种良性疾病,发病机制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另外一个机制怕是会影响血小板的生成。

这在治疗方面的话,一般我们就是常规给予激素治疗,6到8周的时间,如果激素效果不好,那么可以考虑使用二线药。第二种情况就是造血功能出现问题,患者的干细胞出现异常,出现血小板生成减少。
比如像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些疾病,都可以导致血压下降,所以对于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皮肤出血,一般要找到背后的原因,进行病因的治疗。
以上就是皮肤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主要原因,原因有轻有重,当你发现身体突然出现了青紫瘀斑,无需惊慌。

如果它慢慢消失就没关系,但若反复长期出现,而且面积和数量都有增多趋势,最好去医院做一次血常规检查以求安心。